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是每一个父母都会考虑的事情,这样的考虑很有必要,也很考验父母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规划,不能陷入的3个误区
1、用旧思维、老观念规划新时代的孩子
时代的车轮一直在前进,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原地,或者活在过去,孩子将会错失很多机遇。
规划孩子的未来,不能用老观念,旧思维。
2、只管规划目标,不管目标是否合理
私立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要让孩子练习写数字、笔画、算数,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让孩子练习写五六行字或者背古诗。
小朋友回家后总是完成不了,拒绝写作业,还没到小学,就已经出现了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现象。
这样的学习任务合理吗?可能有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确实应该早认字、学算数、学写字、学拼音,要不然小学一年级就跟不上了。
每个家长都不会放弃“鸡娃”这个目标,只要中考的对半分流,高考的一分压倒一大片存在,鸡娃现象就不会消失。
然而,鸡娃并不是让娃学得越早就越优秀。
真正会鸡娃的家长,首先会懂得孩子每个阶段的各项发展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引导,不会摆烂怂管,更不会拔苗助长。
在同样的幼儿园阶段,有的家长给孩子规划的是各种学学学,有的家长给孩子规划的是各种玩玩玩。
不懂幼儿发展规律的人,会认为玩玩玩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懂规律的人则会明白,“玩”才是幼儿园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能玩、会玩的孩子后劲十足。
规划孩子的学习目标,不能违背生长发育规律,孩子发展到哪个阶段,就做哪个阶段该做的事。
3、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和眼界,规划孩子无限的未来
很多人觉得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诸如游戏、玩具、兴趣爱好等,又不能提高成绩,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只要不是课本上的内容,都是没有用的。
这样的认知和眼界,是狭隘的,玩和学并不冲突。
有竞争力的学霸,大多都是学得好,玩得好,爱好广泛的人。
因为他们能够高效管理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目标明确,有很强的内驱力。
著名教育专家黄静洁说,要让孩子在学习之外找到一个喜欢的目标,让学习为这个目标服务。
她讲到她儿子为了能够多一些玩音乐的时间,就会快速高效地完成功课作业。
允许孩子有兴趣爱好,并且支持孩子在上面投入时间和精力,只要孩子能够平衡学习和玩这两件事情就行,这样的父母认知和眼界是高远而开阔的。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是规划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大智慧
父母究竟该为孩子规划些什么
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说:其实人生的路都是要靠自己探索出来的,如果一条路是早就父母规划好的,他就会失去一个探索的过程。
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雄厚的经济基础、人脉资源,加上我们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最终,孩子的人生还是得靠他自己去走。
我们能做到的规划,应该是这样的:
1、规划孩子那些不变的底层能力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我们的规划不应该是要学拼音、写字、算数这些接近小学课程的具象的学科内容,即使要学,也可以等到大班以后。
我们应该规划的是,孩子的情绪能力培养、社交技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独立思考判断、睡眠习惯等能力。
这些能力是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会需要的底层能力,是不会变的。
反过来,这些底层能力越强,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以不变应万变。
正如梁冬所说,儿童教育的本质,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变化的东西,因为变化是你追不上的,而那些不变的东西才是重要的。
2、做长线规划,把目光放长远
3年幼儿园、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加起来共计15年,这也是让我们家长最焦虑的15年,15年是一段很长的路。
这中间有太多的变数,有的孩子小学成绩优异,但到了初高中却滑坡式下降,有的孩子小学平平无奇,到了初高中却逆袭成一匹黑马。
从幼儿园到高中这几个阶段,就像一个又长又高的阶梯。
长线规划,是需要家长能够看到,从最底下的那个台阶走到最上面的那个台阶,需要经历哪些事情,做好哪些准备,不轻易给孩子的人生设限。
同时也能接受,在向高峰攀登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出现摔倒、倒退、停止不前的现象。
如果再把眼光放长远到整个人生,教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让孩子考上大学,找到工作,有口饭吃,而是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愿意为之努力。
3、规划孩子的兴趣,让他做到极致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对于儿童的培养,就是要找到他喜欢的事情,并且让他把它做到极致。
这个时代最大的进步,应当是对成功的定义多元化了。
以前的家长会说“你要是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蛋了”,然而今天看来,如果一个孩子确实不擅长学习,但只要他能掌握一项技能,并能做到极致,依然可以活的很精彩。
命运充满了无限可能,而非一条竞赛跑道。
孩子喜欢什么,兴趣在哪里,擅长做什么,我们就往哪个方向规划。
我闺蜜说她娃特别喜欢吃面包,也喜欢动手做,如果学习不好,那就做个面包师吧,在小区门口开个面包店。
父母有此觉悟,孩子的人生就不会太辛苦。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带着天赋,发现它,挖掘它,就是我们规划的意义所在。
以上内容大部分摘抄自他人的文章,仅供在此学习交流。
作为孩子的父亲,我经常在想孩子的未来,在想怎么引导孩子,让他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他多年后往回看的时候不会后悔。
以上内容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提醒了我,继续为不虚度光阴而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