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暴力沟通之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之爱自己

作者: Lydia_Ma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19:06 被阅读0次
    非暴力沟通之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的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培养对自己的爱,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自责意味着,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好的,应当为此感到痛苦。许多人陷入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处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他人意识到我们的行为背后的羞愧和内疚,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应该”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用它来打击自己,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样,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助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我们还用“必须”来教训自己,那些强迫自己必须做些什么的人,又不停的找借口不去那么做,没有人想成为奴隶。不论应该和必须是来自外部还是自我本身,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生活也就失去了乐趣。

    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是自己,就是我们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专注于自己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怎样得到满足,我们就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对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符合自己的心愿,并且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如果发现我们在自责,问自己是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旦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和沮丧,而开始体会到别的情感,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求梦想。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难题,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以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惩罚的痛苦中。我们试图理解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问自己做那件事是为了满足自己什么需要?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以及价值观,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庆幸还是遗憾。通过聆听自己的心声,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就可以原谅自己,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渴望。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两个不同的“我”,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也包容采取了那种行为的我。

    非暴力沟通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爱,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和自己的健康成长的需要,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和羞愧,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这个练习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每一个项目前面,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深入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在思考“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甚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你也会发现,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 为了钱。如果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如果我们的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快乐将会伴随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 为了得到赞同。来自他人的赞同也是一种回报。我们误以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回报,我们迫切的希望得到人们的微笑,鼓励,夸奖。为了讨人喜欢,努力迎合他人,为了避免被人厌恶,不做不受欢迎的事情。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而费尽心思,委曲求全,这是很可悲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因为我们的行为有益于他们的生活。一旦如愿活出对生命的爱,我们所体会到的快乐时他人的赞同永远无法比拟的。

    (3) 为了逃避惩罚,这会使对所做的事情充满了抵触情绪。

    (4) 不想感到羞愧。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会感到厌烦。

    (5) 为了避免内疚。也许我们会想,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别人会感到失望。此时我们担心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如果为了避免内疚,我们将活得可怜兮兮,如果为了活出对他人的爱,我们的生活将充满乐趣。最危险的行为也许就是,因为别人的要求而我们不得不做。

    (6) 为了履行职责。使用“应该,不得不,必须,应当,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为对我们个人来说是极为不幸的。

    第四步:在仔细思考清单上所列的各项事情后,你也许会选择放弃某些事情,即使这听起来很激进,但我们只做有乐趣的事情是可能的。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要,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不会再批评和指责自己,而能够静下心来采取必要的行动。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那里去,通过使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对受到惩罚,这是我们生气的原因。当我们选择第三种反应的时候,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用心体会自己,而不再分析别人犯了什么错。假定我们约了人,时间到了他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处于比较微妙地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守信用,可能会觉得不耐烦,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可能就不会介意他来晚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其他强烈的情绪,但不再是生气。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会生气。除了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我们无需压抑愤怒,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如果我们认为别人让我生气,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如果我们把人看作是正直的或不正直的,负责任的或不负责任的,我们这种想法也会带来暴力,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起批评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我们的生活。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

    与其沉浸在“合理的愤怒”中,不如倾听自己的和他人的需要,有意识的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如果我们认为对方是不好的,尽管没有当面指责,那样的想法也会从眼神里流露出来;如果我们表达的是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而不是指责,则更有可能让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对于孩子说谎,你看作是不尊重你,或者把他看作是不诚实的孩子,就有可能指责他。可是指责他并不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也许他说谎是因为感到害怕,他的需要是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惩罚。通过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就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如果把他看作是不诚实的孩子,不管有没有说出来,孩子都会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出事实。换句话说,如果把他人看作是说谎的人,这种看法很可能就会成为预言,如果知道说出事实就会受到惩罚,为什么还要说出来呢?

    在受到指责时,人们是无法把注意力放到对方的需要上的,很难体会到别人的痛苦。即使最后他人觉得自己做错了,但仍然没有体会到别人的痛苦,相反,会沉浸在自我惩罚所带来的痛苦中,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指责他人有时可以使我们达到目的,他人出于害怕,内疚或惭愧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然而以这样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也是使用了暴力。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制造了之后的问题,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而变得更有攻击性,就长期而言,我们增加了更多的麻烦。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什么都别做。2,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3,静静的体会自己,想一想是什么想法让我们生气,我们的的需要是什么。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生气并大声的表达愤怒是很容易的事情,可能还会因此感觉高兴,但是倾听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却可能引起不安。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在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时,就会发现彼此作为人的共同点,就比较容易接纳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愉快很多。

    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我们不会去指责一个要跑到公路上的孩子,我们只想保护他。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自己和其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他需要得到帮助。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也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我们希望痛苦能让他人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感到懊悔,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体罚是最常见的惩罚方式,有些家长相信,体罚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不该做什么,但对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下屈服。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也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除了体罚外,指责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如果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话去做,父母可能会说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比如零花钱,此外,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当我们为了逃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入对失败的忧虑。如果员工的表现只是在服从管理层的命令,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孩子刷牙是因为担心受到批评或被嘲笑,他们的口腔健康可能会得到改善,但自尊却会受损。惩罚将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我们被看做是施暴的人,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如果我们不喜欢他人现在的行为,那我们希望他人怎么做?我们希望他人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发现惩罚或奖励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如果我们是希望孩子处于爱干净或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和威胁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了解别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看重每个人选择生活的自由,与此同时我们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人们一旦意识到上级或老师赞扬的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就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发现这些赞扬的潜在目的之后,人们对由衷的感激也会心存疑虑。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表达感激的方式包括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如何。

    在听到别人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也许会觉得别扭,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好,我们甚至会担心别人对我们有所期盼,我们还可能担心将来失去别人的赞赏。我们也许不太习惯单纯的付出与接受,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注意倾听别人所表达的感激,我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他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及这激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在别人表达感激时,人们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自我膨胀,相信我们比别人更优越,一种是假谦虚,否定别人的欣赏。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们的,就能够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虽然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不太自在,但绝大多数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对感觉的渴望不仅存在于工作场合,也存在于家庭中。很多人觉得不管自己多努力,都不会听到一句好话,但是只要犯了一个小错误,马上就有人指责自己。对自己也是总是想要做的更好,很少肯定已有的成绩。所以我们要留意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我们无法向那些对我们的一生有极其重要影响的人表达感激,我们会感到多么的悲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之爱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pt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