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学里最让人痛恨的是哪一种人?我想一定是混人:平时学习不用功,上课也是睡觉,期末的时候更恐怖,别人是熬夜通宵的复习,而他们却没日没夜的打游戏,自己不用功还影响别人用功。但是,按以前的毕业制度,就是所谓的“清考”制度,人家一样顺利毕业,也没见耽搁什么事?这样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大家口口相传下来,这样下一届的学生就会认为,大学努力是傻子,大学不耍,白读大学,段子层出不穷那么,“清考”制度是什么?其实就是会在大四的时候, 学校专门组织一场考试,一次性让学生考完大学四年所挂的科目,而且学校为了保证毕业率,一般这样的考试,通过率,那是相当高,因此, “清考”这一个制度一直以来都是饱和诟病,基本上就是能进就能出,大学不设坎的样子。实际上,在大学不认真学习的很多同学,4年里挂科无数,最后依然可以拿到大学的毕业证书,而这种情况在不知名的大学里,更加的普遍。
不过,以后“混大学”,可能真的混不下去了,如果大学再混可能无法毕业,更不可能拿到学位证和学历证书。最近一条消息称大学要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也就是说“清考”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大学考试更别想着蒙混过关。
这个消息一出,其实大部分学生是举手欢迎的,但想混大学的学生则是吓得不轻。确实,相对于大多数努力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努力学习,顺利毕业,天经地义,而“混日子”的大学生,由于“清考”制度的兜底,即使混的学生,仍然可以顺利毕业。其实类似清考制度这类制度,早就应该废除了。
因为,“清考”制度的存在对大学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在就业方面,随着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大问题。而由于清考制度的存在,导致企业筛选人才增加了难度,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度,越来越低,认为其职业技能还远远达不到岗位要求, 这与大学清考制度,兜底毕业,有着巨大的关系。
其实增加大学毕业的难度,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无论对于学校,学生,企业甚至社会来说,其实都是有督促的作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