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委屈的孩子

那些委屈的孩子

作者: Lucifer_46c9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20:20 被阅读0次

          最近朋友圈被一件事情刷屏了:17岁的孩子当着母亲的面,从车里冲出来跳桥自杀。事情发生后,有人在惋惜年轻生命的逝去,可是迅速被另外两个声音淹没了。一个声音是母亲逼死孩子,一个声音是孩子太脆弱承受能力差,当然这也理所当然的怪他母亲没教育好,总之就是责任都在母亲那里。于是整个事件慢慢的演变发酵成了攻击,对这位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的舆论和精神攻击。

        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基数如此庞大的群体矛头一致的疯狂发泄对一个母亲的恨意?甚至发泄这种恨的欲望,超过了对丧子之痛的理解和包容。

        我们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他们行为背后的潜意识语言并不复杂:我要报复社会规则!

          这样一个极端的事件,触发了他们过往经历中承受的那些约束、控制、压抑、委屈以及这些经历带来的伤痛和伤痛感,这让他们愤怒甚至歇斯底里,迅速退行到孩子的感受里呆着,那种感受是脆弱、委屈、无助和没有安全感。

          通过指责和批判这样一个“逼死”自己儿子的母亲,他们有了一个合理的借口,来以此宣泄自己过往经历中被社会规则、法律和伦理道德约束的、压抑的情绪。

          可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是很难与社会规则对抗的,于是他们迅速达成了一致抱成了团,决定要报复,报复那些让他们经历伤痛的社会规则、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规则的力量太过强大,即使他们抱成团也无力与之对抗。于是他们选择一个更安全的象征性目标:自己的父母。

        父母,在潜意识里象征着着权威和规则。对抗父母,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的,而且是个很熟练的动作。这里面有一个基本前提,人们很清楚的知道,父母的爱会让我们有一个安全底线的保障:就算和父母对抗,他们也不会要了我的命,我是安全的。可是即便这样,那些“报复者”还是不敢顶着伦理道德的压力公然向自己的父母开炮。于是他们又找到一个更安全的象征性目标:“逼死”亲生儿子的母亲。而且,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只敢隐藏在手机或电脑屏幕后面发出自己的攻击,就像躲在土洞里受惊的小鼹鼠。

        所以,对这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指责声音越大的人,内里其实越弱小。他们用成人的身体活在儿时的感觉里,他们走不出过往的经历和伤痛,他们的灵魂受惊了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抚慰。他们躲在自己的洞穴里没有安全感的颤抖着,委屈着,等待合适的时机溜出来对着狮子、老虎的背影狠狠的吐口水,或者一起攻击一条受伤的蚯蚓,因为这即发泄了情绪,又不会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这起让人惋惜不已的少年自杀事件背后,我们透过生命可以看到人性,看到人性深处那些渴望被看到、渴望被实现的愿望和渴望被疗愈的创伤与情绪。也希望人们能够尊重生命和人性,即使自己心里有着伤痛,那也不应该成为冷漠和攻击的借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委屈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ts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