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观察员 杂话店
从腊月廿几到除夕,各式的交通把城市的人们连同他们的乡情带回了农村,也带回了久违的丰盛和团圆。那些天,城里空荡荡,乡里热闹闹。按照老家农村的说法,元宵节过后,新年和新年子都已过完了。外出的人们与家乡亲人又作别离,浩浩荡荡进了城,留下孤独的村庄和深深的两地相思,也带上了一串串无尽的乡愁。
神回神庙,佛回佛堂,各就各位,一切回归常态。节日欢散以后给村庄留下的,除了等待风雨去褪色的门神和大红春联,最显眼的莫过于过年期间倾倒在村前村后及散落于房前屋后的那些叫人烦恼触目揪心却无所措施的垃圾。
老家农村,垃圾何时不再是伤痛? 图片发自简书Ap每次回老家期间,无论是逢年过节或者平日有事回去(不是为党国效劳的体制中人,纯属浪荡谋生之徒),我总爱往村子周围逛逛,有时是为了寻找儿时生活的记忆,有时是想看看老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沐浴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年,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我看到的老家,变化不能说没有。一方面,硬底路通讯光纤通到村里了,二层小楼多了起来,四个轮子的铁疙瘩也已不少……另一方面,村庄两旁曾经肥沃的农田和鱼虾肥美的鱼塘歇了荒,村前的水沟看不到小时候那自由自在的鱼虾蟹蛙;村郊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木麻黄已被无籽栽培肯于“茁壮成材”的桉树挤得几乎没了立足之地;林间闲地,垃圾成堆,恶臭满蝇;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塑料袋子乘风起舞,或落于墙角,或挂于枝头,或穿于柴间,大风起兮,红的黑的蓝的,如彩雪纷飞……应该说,生态环境的变化相对于道路住房通讯等人居硬件的变化,前者比后者更明显,也更让人担心。
老家农村,垃圾何时不再是伤痛?这些变化当中,垃圾问题又算比较刺痛我的心。在老家,因为没有相应实效的处理措施,各种垃圾平时随处可见,无须刻意去寻找,这是村庄常年存在的重症。而春节前后,垃圾为患的现象尤为明显,无论是其堆放的点面和数量,还是其构成成份。
据观察,腊月廿五大扫除之日制造的垃圾,废旧家居物品为主要部分,包括平时敝帚自珍新年前却喜新厌旧而舍弃的家当,比如盆罐碟碗,桌台椅凳和衣帽单巾等,这些旧弃物连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在大扫除当天被拉到屋外村边的林间或闲地,有的村民会自觉地堆放在那些“已存在不责怪”的垃圾堆里,有的村民则投机取巧,不与大多数人“同流合污”,顺便开辟新的垃圾根据地,导致当天村前村后的垃圾点遍地开花,如同敌军把村子重重围困。平时就是这样,不管那块地上先前有没有放过垃圾,只要有人带了头,接着一定有人跟着补充,人数变多,次数增加,垃圾也就成了堆。
老家农村,垃圾何时不再是伤痛?按照老家的习俗,从除夕下午贴春联门神围炉起至大年初二,这三天是不能倒垃圾的,包括迎春炮竹烟花燃放的纸屑在内的垃圾须等到初三一早才能清扫。所以,初三那天,垃圾特别多,所有的垃圾堆都爆满,堆积如山。如果以天为节点,春节期间输出垃圾的峰值应该是初三,往后几日逐渐趋于量少,直到元宵节后才慢慢回归平时的正常产量。
其中一种现象,虽然打小就看见,但至今还不明白它的用意。就是初三那天,有些村民把垃圾(炮竹烟花的纸屑居多)倾倒在村旁的道路上(小时候几乎是倒在屋旁的巷上),本来就不宽的村道,开车经过时,无法绕开地从垃圾上面压过,很担心轮胎会中招,因为时常发现其中夹杂着一些硬状物。
老家农村,垃圾何时不再是伤痛?
这种现象,在雷州半岛地区的农村普遍存在,并非个别。就说老家附近的某某圩吧,周边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平时赶圩的人流车流就不少,过年时的车流量更是倍增,圩唯一主干道两边的村民,初三之日仍然明目张胆地往路中间倾倒垃圾,丝毫不觉羞耻。不管那些行为出于什么目的,反正给公共场所添脏加乱,是一种私心太重的表现,缺乏为人着想的公德心。虽说那是一种“老例不可破”的习俗,但在追求清洁卫生生活环境的今天,看起来俨然一种陋习,我觉得这种习俗还是不要墨守陈规好,要与时俱进提倡新风尚,去丑扬美。
老家农村的垃圾,除了春节时候爆发式的产生,平时无非主要有两大来源。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是食物方面垃圾。
食物垃圾,主要由厨房制造,包括蔬菜鱼肉及宰杀家禽的处理物,以及餐后的骨刺及残羹冷炙。因为没有了上个世纪家家户户的养猪,现在一条村最多也就一两户养猪,最多不过两三头,加上附近的规模养猪场都是饲料喂养,根本不屑于一村一寨一家一户式的泔水收集,所以,绝大多数村民平时的食品垃圾都是倾倒到垃圾堆里,任风雨阳光和蚊蝇主宰。这种食物垃圾慢慢腐烂不断发臭,成了村庄空气污染的主要祸首之一。
老家农村,垃圾何时不再是伤痛?
建筑垃圾的泛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现象。近些年,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加上政府在农村住房改造方面的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拆旧建新可谓热火朝天。勾机铲车轰隆隆进场,旧宅的砖砖瓦瓦屋梁门窗全部呜呼,翻斗车跟后一块不落地清运出去,快速又省事。但是,农村没有固定或者规定的建筑废弃物收纳场所,村民们只好哪低卸哪,哪偏卸哪,实在找不到地方,趁人不知没看见,偷偷先卸为妙,卸下来再说。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是随处可见,村郊,路旁,田边,林间……夹着钢筋的混凝土断板和散烂的门窗木材旧床桌椅,横七竖八,混杂叠压,好煞风景。
新闻大侠郑科授先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呼吁过相关部门研究对策以摆脱困局,相信当时也引起某些地方政府的重视。只是后来,好像从机制到措施都没有多大的动静,效果更无谈明显。
几年前,不知刮的什么政策风,老家所在地方的每个村庄都建垃圾收集池,坊间传言,红砖砌成差不多两张草席大小的池子,政府投资了五六千元,作为配套,每个村安排了人数不等的清理工,工资由财政担负。像我的村子,只在村西郊搞了一个垃圾收集池,什么原因不知道,是否政策细节规定也不清楚。据村里人反映,村子东边绝大多数的村民从建池至今,恐怕一次也没有往村西郊的池子里丢过垃圾。池子堆满了,至今也没看到有垃圾车过来将它清运出去。只是村里的清洁工每隔一段时间就往池子里放一把火完事,火一着,半个村子好几天都是难闻的气味,尤其是各种塑料燃烧产生的气味,不但难闻,直接危害人的呼吸健康。
后来获悉,那是火热一时的农村垃圾三级合作机制,建垃圾收集池是它的配套性工程,即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难怪这些年回老家途经国道省道时,偶尔会看到具名“万家美”的垃圾车驰骋往来。垃圾车的名字确实很美啊,体现了一种博美的美好愿望,然而,那些印着“万家美”的垃圾车究竟去往哪些地方的“万家”运载垃圾了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来没有垃圾车去往我家村子及附近村子运过垃圾。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塑料购物袋仍没有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算是当时农村里的“奢侈品”,那个时候的农村垃圾种类并不繁多,除了少许厨房垃圾(大部分收集用来喂养牲畜),还有就是家居废弃品,基本都是没污染或者很快能降解的东西。印象最深刻的,那时候的康乐啤酒瓶菠萝罐头瓶等等多数玻璃器皿都在“糖糕客”们的收购清单中,就算不小心丢弃了也会被侬们捡回来换糖糕。现在,所有的玻璃瓶和大部分的铁质罐盒都不在废品回收范围,它们和随风飘散款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塑料购物袋包装袋混杂一起,成了农村垃圾堆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污染最严重最让人头疼的部分。特别是塑料制品,埋在地下多年,铁块都锈掉了,它被翻起来时依然十分生鲜。
城市,人口多,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比农村自然更多。但是,城市有专门的垃圾处理机构和方法方式,所以,残留在城市表面的生活垃圾相当少,加上城市市政都是钢筋水泥混凝土构建,少许残留的生活垃圾也影响不到其地下土壤(不包括不按规定排放的工业污水)。而农村,因为没有相关有效的处理机制,导致生活垃圾随意丟弃,或者不科学处理,比如就近填埋或者露天焚烧,更多的生活垃圾则是自然处理,自生自灭,因此造成居住环境恶臭,滋生不少传播有害细菌的蚊虫,雨水又将垃圾产生的污水和有害物质带向更大面积的土地,严重破坏了土壤的健康,污染了农村的地下水源,进而危害了村民的饮水安全。这些年,老家患恶性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除了食品安全是众矢之的外,大家怀疑可能跟饮水受到污染也有关系。
老家农村,垃圾何时不再是伤痛?
根据观察及了解,雷州半岛绝大多数的农村,垃圾的堆放都没有规划,更谈不上科学规划,垃圾处理所谓的村镇县三级合作机制,结果是执行不到位,运作成摆设。建池子的钱财政花了,清洁工的钱财政还继续花,运垃圾的钱不知道花了还是未花,反正很多村民根本享受不到花了钱后该有的生活环境,这是现实的事实。
新农村建设也好,建设美丽乡村也好,扶贫攻坚也罢,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账,更需努力追求生态环境的体会账。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人居环境建设应该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说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那么清洁环保同样好过金银珠宝。
希望有关部门切实重视农村垃圾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机制,真心向困扰村民生活的垃圾问题动真格,不能像三级合作机制那样“伸了龙头摆鼠尾”,要善始善终,让村民们在决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舒畅,越活越芳香。
老家农村,垃圾何时不再是伤痛?当然,垃圾处理问题从来就不是说得轻巧的事情,需要合理机制,需要科学方法,需要文明意识,也需要全民参与。作为村民,理当自觉增强卫生环境意识,主动提高维护卫生环境的素质,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做好垃圾分类,不乱丢弃垃圾,更不能做“重罚之下的勇夫”,共同建设新农村新环境新生活,早日解决农村垃圾困扰的眼中烦心之痛。
(文章定有不少欠妥之处,敬请指教,欢迎吐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