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010天】
外重者内拙
当人被外物所迷时
内心无法得到滋养
就越发拙笨
读到这一段:
魏王给惠子一个大葫芦的种子,种出可容五石的大葫芦,惠子因此而苦恼,对庄子说:这葫芦用来盛水,太脆容易破,用来做瓢又太大,觉得这个葫芦毫无用处。
庄子问惠子:你现在有这么大的葫芦,为什么总想着用它舀水,盛放东西呢?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呢?
这一则故事,可见惠子的思维属于实用主义,且视野狭隘,精神不得自由,被目之所及所局限,打不开自己的格局。
在此,“舟”所寓意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自在,无所顾虑,不受束缚的状态——物的所用是有形的,可以被量化,于是“有用”很容易成为衡量的标准,也很容易成为价值的代名词,而人最容易被可衡量的东西所迷惑,因为具体,可以被抓住。
而内心的自由,却因为无形,不可衡量,总给人一种飘渺无用之感。
我读到这一段,内心深受触动,这几日我总觉自己是那“无用之葫芦”,毫无所用,也不想所用,无所事事间居然得不到内心对自己的宽容,大脑的空白也提醒我“不可以废”,这种状态似乎是一种不可忍受的状态,因为没有创造什么。
我一直发现自己不能享受“无用”的状态,会觉得内心不安,觉得自己无用,虚度光阴……
可,我是不是过度注重所谓的“有用”了?
心的滋养,是能够享受毫无功利之心的时间里所得到的,精神自由,无所顾虑——对于物质,“需要拥有多少,有什么样的实用性”,这一切,反而是局限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生命,让自己把时间花费在得到它们的努力上,让自己的时间过的逼仄且紧迫——为生存计,不得不远离家人,为工作奔波;为欲望计,得到好,还想更好,就要去获取更多以换取,将自己时时用尽,不得丝毫喘息之机。
可是呢?奔忙在各种事情上,这就是真正的充实么?如果时间都由这些事情填满了,也是另一种意义的空虚吧?回望自己的生命,都是由这些“随时可以被任何人替代去做的事情”填满了,“任何人都可以取代自己的事情”组成了自己全部的生命时间,却没有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光彩——活成了一个面目模糊的人。
没有展示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热爱,自己的泪目,自己对生命的赞美——这真的是活着么?
对于物质的执着:拥有这些物质,追逐某种虚荣,越来越贪婪……内心又真的得到了滋养么?不断地攀比,获取,反而会失去内心的平静。
欲望让人觉得无限饥渴,放下才能得到平静——这是因为,放下意味着建立了自己制订的规则,而不是迷失在了他人的规则之内。
而建立自己的规则,寻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有用”不再是自己觉得的“有用”,有了余力安顿自己的心灵,找回属于心灵的时间。
当能够去享受时间,而不是无时无刻不是想着利用好时间时,才真正享受到了时间——生命由时间构成,我们享受了多少时间,就拥有了多少生命。
享受时间,意味着不拿时间干什么,只是在享受心灵,充实心灵,与内心对话,安顿和滋养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活着的乐趣和意义,储存自己的幸福。
在有用与无用间,有大学问,大智慧,藏拙若愚,愚者智也。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