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刚刚开过,这次会议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讲话精神的落实会,是传达省委、安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的贯彻会,也是动员全市所有党员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部署会。这次会议是林州人民学习党史,全面开启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进军号,是林州快速发展的冲锋号!
通过全体党员收看电视片《太行浩气民族魂》,大家都很有触动,大家都感受到我们学习党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也切身感受到生而为林县党员而神圣,也为我们持续奋斗林州人迈向新时代而充满自信。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委书记王宝玉同志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一、学党史,忆党史,我们所有党员必须永葆初心和使命
学习党史,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必须明确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个问题。
我们许多党员,系统学习党史不够,对什么是马列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认识不深刻,对我们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知之甚少,由此我们的信仰根基就不牢固,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认识肤浅,所以必须在全党来一次党史大学习,这样才能站稳政治立场,不偏离政治方向,才能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我们共产党从南湖红船起家,从井冈山到延安再到西柏坡,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三年解放战争,解放了全中国,建设了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开放到步入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辉煌,我们所有国人都为有这样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们打开林县党史年谱画卷,林县人民也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样,有过苦难历史,有过浴血奋战,有过百折不挠,最后夺取胜利。
1927年,林县横水晋家坡、合涧东山底村就有党员活动。从此革命的火种引入了太行之巅。
1938年2月,八路军129师太行第四游击支队司令员纪得贵,由涉县进入林县开辟抗日根据地,3月在井头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这是林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二个是寨底党支部,接着是北杨家庄、西丰、坟头等也建立了党支部。所以我们今天的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1938年6月11日,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进驻林县,广泛进行对国民党军队及政府的统战工作,利用斗争间隙帮助群众生产。
1938年6月,太行第四游击支队民运股股长何高民,汇报林县抗日根据地开辟情况,刘、邓指示,要加强任村、东岗一带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山区,发展地方党员四五十人。
1938年8月,根据中共冀豫晋省委指示和太南特委决定,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和太行第四游击支队在陵阳村召开地方党组织会议,正式成立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也称中共林县中心县委,下辖林县、安阳、汤阴、淇县。
万达任中心县委书记。县委机关住合涧东山底村,对外称“八路军林县工作团”,归太南特委领导。年底党员发展到了500余人,建立了党支部50个。
1939年8月中共林县中心县委在西丰村黑龙庙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期三天,与会20余人。会议选举王云清为出席中共冀豫晋党代会代表,9月何高民为中心县委书记。
1939年12月李泽任中心县委书记,县委机关在任村。
1940年2月,根据林县态势,中共太南地委决定,撤销中心县委,将林县划为林县和林北县。姚村以南为林县,万达任县委书记。县委机关先后在西丰、定角。姚村以北为林北县,李泽为县委书记,县委机关在任村镇。后豫北地委成立,代号“长城部”,机关在白家庄。林县县委隶属豫北地委,林北县委隶属中共太行四地委,后隶属太行五地委。
1940年3月上旬,八路军129师政委邓小平、参谋长李达,在合涧镇召开部队干部和林县县委干部会议,阐述毛主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指示建立县、区、村政权。11月,受国民党占领受挫,林县党组织活动转入地下,后撤往林北县,多数农村党组织与县委、分区委联系中断。
1943年5月26日,经过民主公推,万达任县长,史向生兼任林县县委书记。县委机关在阎家台。
1943年8月18日至24日,为开辟以林南为中心扩大豫北地区,八路军组织15个团的兵力,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统一指挥,发起林南战役。第一阶段清扫林县城及其周围伪军。第二阶段,进攻林县南部地区。林南战役历时9天,共歼日伪军7000人,击落日机一架,解放人口40万。八路军伤亡790人。
林南战役打击了庞炳勋、孙殿英的嚣张气焰,巩固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广大地区。9月1日,新华日报一文,林南战役是太行山上三年来继百团大战之后最大的一役。
1943年8月中旬,日军在汉奸李同秀、李鸿昌配合下,清查林县户口,将城关和其他掳来的69名人,赶到城内东沙沟东券庙防空洞前,血腥屠杀67人,仅2人幸存。防空洞内尸体累累,被后人称为“白骨洞”。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残暴行为。
1944年10月1日林县全域解放,时任林北县委书记姚广。1945年9月万达任林县县委书记。
1946年2月4日,中共太行五地委、五专署、五分区由磁县迁往林县,机关住大菜园村,专署机关住瓦窑村。
1946年6月9日,林县林北县合并,万达任县委书记,全县设12个区。“从解放战争开始到1949年春,林县参军人数累计22013人,占全县男性农民总数的九分之一。”在人民解放军的军史里,有一支队伍,他们的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由太行区和太岳区的干部组建。1949年2月,林县114名干部由县委书记马兴元带队,在河北省武安县整编后,编入五大队三中队,随解放军一路南下,直达福建省沿海。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就是他们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亲自组织指挥东山反击战,带领东山人民封沙育林,往昔的荒漠孤岛变成了闻名遐迩的“东海绿洲”,被誉为“四有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称谷文昌是“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1946年7月在桑园召开的会议,落实“五四”指示。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李林洹、杨太凯等4人,拿着当时的冀南票1821元(相当于人民币18.21元),用庙里抬来的供桌做柜台,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75年来,一代又一代石板岩供销社职工“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成为全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成百福,任村镇桑耳庄村人,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957年两次赴京参加全国劳模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成百福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组织起来”的号召,参加土地改革,带头成立互助组,当选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林业劳模石玉殿,东岗镇东冶村人,他自学嫁接果树技术,摸索试验了一套关于柿树、核桃、花椒、梨树等果树的栽培管理办法,义务为乡亲们嫁接果树,传接技术,被誉为“中国式的米丘林”。1950年在北京出席劳模会期间,毛泽东、宋庆龄、刘少奇、朱德在怀仁堂接见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毛泽东和党中央最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这场热度空前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在这场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林州有135名烈士长眠于异国他乡。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1952年10月14日,在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积极争当第一突击队,战斗中,孙占元的右腿断裂,左腿肌肉被削去一半,他忍着剧痛,坚持指挥战斗,当敌人逼近他时,毫不犹豫地拉响了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7岁。为纪念烈士,他的家乡三弓水村更名为占元村。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栗振林,南关村人。1952年10月15日,在上甘岭战役中,栗振林率领一排战士在炮火中夺取“537.7”高地,打退敌人多次疯狂反扑,当战友全部牺牲后,他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为纪念栗振林烈士,1953年,南关街改名为振林街。2001年命名南关村所在的街道为振林街道。
从明朝正统元年,也就是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在这514个年头里,林县单发生的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达30多次,经常出现连年大旱,河干、井枯、地裂,颗粒无收。
林县县委为了改变这种干旱缺水的面貌,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改变干旱面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林县县委领导林县人民开始打旱井,挖水窖,小流域治理,这样入手,然后就是兴修水库,引山泉,蓄天上水,这样光修水渠,修库塘,修了360多座,先后修成了天桥渠,抗日渠,英雄渠,淇南渠,淇北渠。”在县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杨贵作了题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报告。1958年元月,县委召开庵子沟全体(扩大)会议,贯彻中央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神,确定林县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任务,推广东冶乡庵子沟村水土保持经验,安阳地委提出要复制一千个安子沟,并出台文件关于开展向支部书记石子红学习的决定,一个不到百户的小村,一个冬季挖了五千个鱼鳞坑。
1959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新乡火车站接见了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汇报了林县治山治水的情况,更加坚定了林县人民搞“引漳入林”的决心和信心。1959年的持续特大干旱,林县县委一班人不得不从惨痛的教训中吸取经验,6月11日,县委书记处召开会议,对林县干旱缺水情况和水利建设远景规划做了分析和研究。当时县委就组织了三个工作组到山西调查,分别到漳河流域平顺调查,到壶关调查,到辉县、陵川调查了解,最后确定了引漳河水。
1960年2月10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四晚上,中共林县县委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全县引漳入林广播誓师大会,县委常委、常务副书记李运保,代表县委和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向全县宣读了《引漳入林动员令》。《引漳入林动员令》宣布:“引漳入林是我县人民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党中央、毛主席和省、地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党委的多方面努力,这一理想很快就要变为现实了。伟大的划时代的引漳入林工程定于明天正式开工!”
1960年3月6日至7日,中共引漳入林委员会会议在盘阳村召开,这是红旗渠开凿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史称“盘阳会议”。县委书记杨贵提出,建议把“引漳入林”这道渠叫作“红旗渠”,民工代表会议一致通过,正式命名“引漳入林”工程为“红旗渠”。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林县人民凭着改天换地的豪情和钢铁般的意志,硬是在巍峨的太行山上开凿了一条总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千百年来,林县人民渴望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壮举,不仅铸就了伟大奇迹,而且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十年修渠,林县县委依靠群众、信任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一条心开山修渠,形成了“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1966年2月,在全国抗旱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很好总结林县红旗渠建设经验。4月21日,《人民日报》在《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的社论中指出:“林县县委主动地、清醒地接受了这个严重的考验。”在林县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战场上,涌现出了许多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81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林县人民的优秀儿女,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吴祖太,河南省原阳县白庙村人,1960年3月28日,当听说平顺县的王家庄隧洞往下掉土时,他同工友李茂德,一起进入洞中察看,不料洞顶突然塌方,夺去了他年仅27岁的生命。除险队长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凿洞英雄王师存、技术骨干吴祖太、舍己救人李改云、女青年突击队长郭秋英......,他们是林县人民的优秀儿女,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林州大地。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组织在修建红旗渠工程中培养的能工巧匠,走出山门奔赴全国各地发展建筑业,当年首都的十大建筑处处都有林县建筑工人的参与成果。十万大军出太行气势恢宏,实现了“五子登科”。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闯出了致富的路子。
林州市委指出,“林州工队长和全体建筑工人是林州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小康路上的带头人。”
李江福,茶店镇辛店村人,从事建筑业30年,他的建筑公司负责建设的1000多项工程,获国家优秀工程奖项160多种,李江福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当时中共林州市委作出了《关于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工程”的决定》,提出了“力闯百亿,争当百强,全面振兴,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六路奔小康推动林州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八罗汉”。
1993年7月11日-14日,中共河南省委第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林县召开。会议指出要大力弘扬林县人民的创业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困难、继续前进。8月19日,中共河南省委作出《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
1994年元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林县撤县设市,定名林州。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林州市先后建立了“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
李广元,林州市姚村镇定角村党委书记,河南凤宝特钢有限公司董事长。40多年来,李广元执着坚守的创业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企业家,如何做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命题。林州市委作出《在全市党员干部以及广大企业家中开展向李广元同志学习的决定》,李广元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正是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英雄的林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四大交响乐章。
二、悟思想,树标杆,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明确我党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全体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动摇,无数革命烈士牺牲生命,就是为了人类幸福而奋斗,我们必须传承好革命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带领全体林州人民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林州人“家家都富裕,个个都幸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锲而不舍,砥砺前行,为了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做新时代奋斗林州人,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市党员干部和众必须拿出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那股劲,那种艰苦朴素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拼命精神,努力塑造新时代“勤劳、执着、不服输,爱家乡”的林州人精神,人人行动起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林州好大家才能好,大家好林州才能更美好!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需要进一步传承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调动一切力量,团结全市人民,为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自我革命。当年修建“引漳入林”工程,林县县委敢于直面问题,修正方案,主动担当,实事求是,把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工程,从而激发了林县人民的创造精神。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净化党的队伍,使每名党员都能得到锤炼党性、洗涤灵魂、大公无私、清正廉洁、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把林州市委建成一个团结战斗坚强集体,把每个支部建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正像市委书记王宝玉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所讲的那样,我们林州的党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经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林州。林县比全国其他地区早解放五年,是共产党带领林县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是共产党解放了林县人民,129师这支党的军队,“官兵平等,官民平等,男女平等”,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激发了林州人的“勤俭、执着、不服输、爱家乡”的奋斗激情,从1944年解放以后,彻底摆脱了受奴役、遭剥削、被欺凌的历史,林县人民从政治上翻了身做了主人,林县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成了林州人民的自觉行为和永恒信念。
没有红旗渠,就没有新生活。林县五百年干旱史,是杨贵同志为首的林县县委,带领林县党员干部,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迈气概,改写了林县的历史,使林县人民有了“人人都了不起,林县人个个是传奇”的文化自信。红旗渠的出现,是革命老区精神的再现,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林县县委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林县县委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实现自我觉悟,自我解放的经典传奇。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林州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县委提出“六路奔小康”,还是十万大军出太行,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加强了,林县人民思想解放了,什么时候林县就会快速发展。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在农村基本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不会大大解放农村劳动力,就不会极大的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就是在这个时期,林县各级党组织和全国人民一样,我们党拔乱反正,团结起来向前看!充分体现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于,党能够深刻吸取历史教训,能够自我革命、自我修正错误、自我完善制度,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林县人民的饭碗牢牢的端在了自己的手上,是共产党让山区人民吃饱了饭。从此林县人民生活上有了根本改观,一个不靠海,不邻大城市,没有资源的山区偏远县,通过实干,被全省人民学习,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是敢想敢干,永不言败,英雄之城的生动写照。
没有新时代,就不会有林州人幸福指数的全面提升。无论脱贫攻坚,还是工业转型升级,无论是文明城市创建还是文旅产业的快速兴起,无不证明,只有坚持从严治党,服务人民,文明实践,充分调动百万人民的积极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把林州自己的事情办好,世界人文山水城市长远的目标才会实现。
林州历来就有执着、争先、不服输的秉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只有树立“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所有党员团结起来,带领林州人民持续奋斗,人人做新时代奋斗林州人,人人争当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林州的事情才会越办越好。
三、办实事,求实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通过学史明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急群众之所急,补发展之短板。
要深刻把握工业乏力、税收结构不优、债务压力加大等问题和短板,全面发力工业、建筑业和文化旅游业,保持经济总量动态平衡、结构不断优化和财力持续增长。林州存在的所有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
要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三级体系和志愿学习实践小组作用,让党史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体党员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个党员带头组织十人志愿学习实践小组,全市人民就会带动起来,要进一步激发争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气神,为全市“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当好省市排头兵提供强大动力。
通过学史增信,矢志不渝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林州而不懈奋斗
所有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纵观林州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红旗渠被中宣部评为“最美奋斗者”集体,林州好林州才能人人好,林州人人好,林州才能更美好。红旗渠精神的本质就是团结协作。要不断挖掘每个林州人的智慧,每个林州人行动起来,每个家庭动员起来,每个村社区组织起来,林州一城人才会动起来,一座城才会美起来!
通过学史崇德,以实际行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党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提高全市市民的公德意识,让文明成为每个林州人的自觉行动,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主动参与全民洗城、清洁家园、全民学习、志愿服务,使社会风气实现根本好转。要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让党史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培养孩子们爱党、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青少年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破解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生态治理、基层稳定、乡风文明、教育均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治理婚丧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农村尊老敬老等方面困惑的难题,通过政法系统学习教育整顿,提高社会安全指数,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学党史建成效,悟思想提精神,最终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
通过学史力行,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必有之路。对群众的住房、医疗、就业、养老、就学等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去解决,按照县域经济三起来要求,力争到2035年实现财政收入五十亿,城市人口六十万,GDP超千亿。同时要不断扩大开放,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把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和863科技产业园作用发挥好,努力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重,实现经济稳步高效协调发展。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防止大气污染,使林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林州生活更加宜居宜业,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的目标更加接近。
四、开新局,破难题,为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凝心聚力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现代化新林州新征程和向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的起步之年。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认真落实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精神,认真领会学习市委书记王宝玉同志讲话的精神实质,开好局,起好步,敢担当,有作为。
开新局,必须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搞义务植树,从二月底到四月初,利用植树造林大好季节,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大打一场植树造林的人民战争。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迅速行动起来,传承好红旗渠精神,发扬新时代“勤俭、执着、不服输、爱家乡”的林州人精神,以“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的精神,大搞植树造林,种百万棵树,暖百万颗心,造福子孙为人民,让绿色真正成为林州社会发展的底色。将义务植树与单位、厂区、镇村、校园、庭院及其周边环境的绿化相结合,开展植树、种草、养花活动(或结对帮扶贫困户在其房前屋后栽植“脱贫树”“幸福树”),通过“见缝插绿”、“室内布绿”、“墙上挂绿”、“屋顶植绿”等多种形式,增加绿色植被,美化人居环境,为我市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打造不负盛名的“森林之州”。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美则林州美。“国土绿化,全党动员,人人行动”,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热情,积极投身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为建设幸福美丽林州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开新局,必须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大搞清洁家园、全民洗城,让林州开春有一个新气象,只有从城市到乡村、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社区到家庭,房前屋后、左邻右舍,让扫地、洗城、清洁成为所有林州党员群众的文明自觉,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开新局,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夜校、市民学校、职工技校、机关党校的作用,充分利用十号全民学习日的学习时间,让林州党员干部群众形成天天学习、月月学习、终身学习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全民公共文化素养,让知识成为发展林州提升林州的锐利智慧思想武器,为加快林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增速,为提升林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质。
开新局,必须把林州培训、教育、研学产业作为新突破、新举措、新动能工作来抓,解放思想,招才引智,聚集人气,让人才、科技成为林州发展的支撑产业、绿色产业、新兴产业,使世界人文山水城市更具魅力更有支撑。
开新局,必须围绕三业并举、三力同驱、三域共建,把工业牢牢抓在手上,持续发力不放松、不摇摆、不折腾,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抱幻想,不好高骛远,把干实事、真干事、有实力的企业家招过来,形成招商、亲商、安商、富商一体化的营商环境,为林州再冲刺进入百强县而努力奋斗,把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开发区,对建筑业和文化旅游业持续服务,精准服务,使三业并举开新局见实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林州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林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扎扎实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