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读了很多书,但都忘掉了,那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是所有不读书的人拥有的共同困惑,每每遇见浩如烟海的书籍或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者,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发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8674428/a7fc91e906010eed.jpg)
刚才看见卜老师放在群里的照片,四个成年人并排站在满是书籍的屋子里,“富翁”这个词语陡然蹿进我的脑海。我想到了许多这样的“富翁”,我们身边的名师——苗旭峰老师,不也有四架书吗?苗老师文章里的那个最“富有”的老师不是拥有“七房”书吗?我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我忍不住把照片拨拉大了仔细看,忍不住把照片发给孩子的爸爸看。
在卜老师瘦长的书房里,长的两面墙壁全部都是到达屋顶的书,短的两边除了门和窗户,也都是顶到房顶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很少有空隙,而且书基本上半旧不新,一看就翻了很多遍。最近在“我们的读书吧”里经常阅读卜老师的随笔,聆听卜老师精彩绝伦的发言和点评,特别惊奇他为什么可以记住那么多东西。各种典故,各种历史,各种经历,好像都熟稔于心,绝不是百度可以做到的。卜老师说过,读过的书,自己也会忘,但是,并不会全然忘掉,有时候它会莫名浮现出来。
比方说,他有次夜晚在横滨的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歌手在唱《夏日终结》。
“远处有轮船的光亮,风吹过来,那个时候觉得很诗意,很舒适,在背后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很大的中华街。
那时候我忽然想起当年孙中山、梁启超就是在这里面闲逛,那一刻的时空是交错的,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时刻。”
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它就像你小时候吃过的每一顿饭。如今已经记不清那时候到底吃了些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时候,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们的骨肉和血液。
读书也是,明明已经不记得了,却在某个时刻一股脑地涌现出来,于是:
见到大漠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看见小鸟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看见荷塘的时候,会想起“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在香港旅游的时候,会想起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
站在拉萨八廓街的时候,会想起仓央嘉措当年是不是就在这儿,发出了那句感叹“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
![](https://img.haomeiwen.com/i8674428/d1a4425e71755e59.jpg)
所以和爱读书的人一起聊天、旅游,绝对不会无聊。
当旁人感叹,这风景多美多美的时候,腹有诗书的人会跟你聊这儿的前世今生,跟你聊谁谁在这儿发生过什么……
这就是有趣的灵魂,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