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最后发布在湖畔知心事的公众号上,我想把它收集在简书里,便于日后查阅)
TOM是我为数不多的男性朋友之一。
我们平常聊得还挺多的,但很少正儿八经的说点啥,因为和TOM聊天实在是一件太好玩的事情,他面部表情丰富多彩,说到兴起手舞足蹈,更重要的是,他敢说,会说,幽默风趣之余又总是直中靶心,是我们圈中公认的“金句王”,很多经典语录至今还在江湖中流传着。
这一次的心理演讲,TOM入选演讲嘉宾,而我受邀为TOM在内的两位嘉宾写专访,于是我和TOM有了这一次一本正经的“正式聊天”。
我:我很好奇的是,你自己都还没孩子呢,为什么会选择《面对大时代,都是小屁孩》这样一个主题呢?
TOM:刚好接到活动通知的时候是六一,所以就选择了一个和孩子有关的话题,再说了,谁没当过孩子呢?另外,我也是希望通过演讲来给大家一个提醒吧。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然后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再去套人、套关系、套环境。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自己这一套源自于过去的认知体系会影响到孩子,甚至在彼此都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为孩子认知体系的一部分。毕竟,模仿是生命自带的学习方式。
可问题是,源自我们过去的经验仅仅适用于我们自己某些时段的生活,它并不一定适合“别的人”,更别说是新的人、新的关系、新的环境。很多“误解”,“消耗”,“相爱先杀”常常由此而来。
如果孩子们继续沿用这套“误解模式”,继续和自己“误会”,与社会“误会”,就彼此耽误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时代在变,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基于自身生命特点的独立认知能力和后续不断刷新迭代的认知习惯。我希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在共存和互通的时候,都能有意识的理解各自所处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要培养自己的独立,也允许和尊重他人的独立,相互多一些理解和体谅。
我:其实“为什么”既可以是向外探索,也可以是向内探询,刚才我们一直在聊你希望通过演讲传递什么样的价值,那么这场演讲对于你自己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你为什么会做这场演讲?
TOM:这是一个好问题,之前我还真没仔细思考过。我想,也许是“内在小孩”终于有了一次公开表达的机会吧。我应该是在为那个过去那个没有话语权的自己说些什么吧,又或者是在为现在自己内心的某些认知和信念发声。
毕竟,表达本身就是有疗愈作用的。对于我来说,演讲也好,表达也好,是一个倒逼自己面对、整理内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内心也有很多固化的,需要刷新的认知,它们对我的生活有着很深刻的影响。看见,是改变的开始,我想这也许是这次演讲对我的价值。
我:你认为心理演讲和其他演讲有什么不同呢?
TOM:首先说共同点吧。在我的理解里,无论是个人,还是行业,要发展,就需要自我展示,自我发声,自我曝光。告诉这个世界,我是谁,对这个世界,我怎么看,我想做些什么。演讲,就是这么一种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苦于不被理解,却又不敢表达,不给别人理解自己的机会。
山本耀司有一段关于“自我”的话我就很认同。把自己内在的真实拿出来,和外在的现实碰撞,哪怕被撞得满地找牙,都好过自以为是地沉溺在天衣无缝的自我世界。
所以,要把自我的认知和状态主动拿出来公示,接受现实的反馈,只有这样,自我的提升和进化才会有清晰的方向和足够的动力。
要说心理演讲有什么特有的价值,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心理服务业是个被动的行业,所谓“医不叩门”。难得这次有几个小伙伴发心,鼓足勇气,主动发声,让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双方有机会坦然面对,相互倾听和了解,至少可以消除一些误会,增进一些了解,给到彼此改进的空间。
我:嗯,那你有想过为什么你能被选中吗?
TOM一阵哈哈大笑:你是说Why you?Why not me?也许是因为我够野生?脸皮厚?不怕丢人?
我:对,我觉得就是这个“野”字,你的分享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内容,更重要是你自己的生命状态是很“野”的,还没有被完全驯化的感觉,你就是你演讲主题的最好阐释。
TOM:嗯,没有被驯化,我喜欢这个说法。
我:那如果这次演讲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打比方,你会用什么?
TOM:镜子。
我:是“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那款吗?
TOM:哈哈哈哈,不是不是,我做不了魔镜,那样的功能美图秀秀就可以。我的分享就是最普通的那款镜子,我会尽量用精准、简洁的语言去锻造它。表面上是映照别人,其实也是映照自己。我通过它,与自我对话,检视自己外显和内在是否真实统一。我希望自己的演讲是一面镜子,让我能更好地看见自己,也让愿意拿起这面镜子的朋友,对自己有所“观照”。
以上。
会拍照的TO,会带OH卡的TOM,会讲故事的TOM,会给孩子上英语课的TOM,讲话时会手舞足蹈重重拍你肩膀的TOM,我很期待也很好奇,在第二期的心理演讲现场,这个特别属性的TOM,会带给我们怎样不一样的体验呢?让我们共同期待9月15日心理师演讲,TOM的《面对大时代,都是小屁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