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的老师都是性情中人,真诚的笑容,感动的泪水,都是内心的真情流露。仍记得那天,曹丽老师讲《桥》一课,讲得声情并茂,泪水涟涟,评课时,老师们的眼中都有着薄薄的水雾,那是心灵相通的默契,更是感同身受的触动。
艳玲老师的公开课《盼》讲完之后,办公室里的氛围则是轻松愉快的,而且是笑声不断。艳玲老师总是有些羞怯不自信,看到的都是课堂上的不尽如人意之处。老师们却对她好评如潮,纷纷夸赞说,常态的语文课能上得如此扎实,足以看出老师的基本功之深厚。一节课的时间竟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我们尤其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听评课教研,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有赞赏,有反思,大家互相鼓励着,故意调侃着,兴奋溢满眼眶,笑容挂满脸庞。
随着听评课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惊喜地发现老师们的点评越来越专业,在总结时,我把自己的听课感悟和大家的发言进行了归纳整理,送给艳玲老师。
一、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整堂课围绕“盼”字让学生从课文中读出了蕾蕾从拥有新雨衣到穿上新雨衣的心理变化,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板书颇具特色。
二、各式朗读,稳步推进。这节课采用了自由朗读、齐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文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师生互动,推动成长。在分角色朗读中,有学生评价说,“蕾蕾”角色在朗读“嚷”和“嘟囔”内容时表现得不够恰切,梁老师就顺势说:“那你能不能读出‘嚷’和‘嘟囔’的感觉呢!”之后这位同学确实读得大有进步。学生听得认真,老师点拨及时,课堂上的成长是看得见的。
四、情感育人,细节渗透。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当然没有必要把它单列出来,重点讲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生活化,在课堂的细节中渗透情感教育、做人的道理。梁老师在课堂中就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同课异构,深入研究。梁老师去年讲过这一课,今年又讲这一课,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听课的学生变了,学情不一样了,而且讲课的老师对课文内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学方式也有了更新的改进。所以,这样的同课异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课堂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每节课都会有这样那样有待于改进的地方,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进取,静心研究的心,相信我们的课堂都会越来越精彩的!
笑与泪,无不写满了收获与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