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邱华栋:《俩小老头》(冯桢炯、洪君植诗合集)序

邱华栋:《俩小老头》(冯桢炯、洪君植诗合集)序

作者: 冯桢炯纽约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2:55 被阅读0次
    邱华栋:《俩小老头》(冯桢炯、洪君植诗合集)序

    他俩根本不是小老头,而是两个诗歌少年

    ——冯桢炯、洪君植诗合集《俩小老头》序

                              邱华栋

    今年的十月份,我要去汉城参加新一届中日韩三国东亚文学论坛。因此,收到了冯桢炯和朝鲜族诗人洪君植诗集合集《俩小老头》的电子文本,细读之下,十分欣喜。冯桢炯嘱咐我写一篇序言,因为我是他很多年的老朋友,我不能推辞,就写下了这篇文字。

    这本诗集收录了冯桢炯和洪君植各自写下来的近百首诗,诗集的名字叫做《俩小老头》。看着这个书名,我觉得有点奇怪。当然,从年龄上说,这两个人的确都超过五十岁了,在中国农村,肯定当爷爷了。但是,从诗歌作品看,这两个人洋溢的诗情和诗心,非常年轻,他们俩都还是诗歌少年!

    我认识冯桢炯超过了三十年了。当年,上中学的时候,冯桢炯就是一位非常活跃的中国校园诗人。那个时候他还在广东,我们是通过书信联系的,《语文报》和《中学生文学》发表我们的作品,都会在文章的末尾留下通信地址,于是,我们就互相写起信来了。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诗坛的前沿阵地上,涌现了一支浩浩荡荡、数量达上千万的诗歌少年。这些诗歌少年,凭借着对诗歌无比虔诚的热爱,以中学校园为展示才华的平台,写诗、发表作品、创办报刊、组织诗会、自印诗集、组办社团,在校园内外掀起了一场中国自有新诗以来最壮观、最精彩、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这场罕见的19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既是空前的,又是绝后的。

    如今,参加这个诗歌运动的人,大都成为中国社会很多方面的中坚人物,比如冯桢炯,企业做得好,事业发展到了大洋彼岸。我们都是1980年代那些校园诗人中坚持下来的诗人,当年,很多写作的朋友,成了公务员、传媒人、商人、学者,都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大家仍旧不忘火热的文学的八十年代。

    我们是一代人,在今天看来,具有了回忆的性质,恍惚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我们胸中的诗的激情,是如此的澎湃,诗的岩浆在我们的胸腔里奔涌,我们成群结伙,成立诗社,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挖掘和埋藏诗歌的种子与果实,打下了坚实的友谊的地基,并且为之真诚地歌唱。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的眼前涌现的是冯桢炯俊秀的少年的面容,这样的面容在今天有了什么样的改变?

    诗歌写作在今天的网络时代里,变得更加茂盛了。诗歌写作的群体无比庞大,。当初我们写作的初心,都保持了下来,像冯桢炯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生活并且拥有信念,在诗歌写作中,不断地寻找自我的人,他和诗一起成长着。在他的诗中,我看到了一个赞美、表达和怀疑共生的形象,相对于洪君植的口语化的日常生活的机智表达,冯桢炯的作品在开掘生活和情感的层面上,也很丰富。在冯桢炯的诗歌之中,我们往往被他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标题打动,瞬间触动了心灵。冯桢炯在写诗的过程中,有时候选择了节制,选择了较为低沉的声音。而且,他选择的诗歌意象都十分简洁质朴,饱含着旷达和旷远的智慧,语言带有着速度,就像是雾掠过幽深的河面。他的有一些诗又非常明亮简约,我被深深打动了,读到这样的诗歌,我发现冯桢炯的才华、诗歌初心都在,我的内心宽慰——走了那么远的路,都走到了大洋彼岸,冯桢炯写诗之心未改,他还是诗歌少年。

    而洪君植的诗,在表达上十分接地气,口语中的生动和幽默,达观和聪颖比比皆是。这是他本人的气质。虽然作为一个旅美朝鲜族诗人,他的诗在本质上属于某种具有火焰内核的品质,这显示了他的诗歌能够不断从生活中生发的能力。对于一个钟情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情的人来说,洪君植的诗全都是来自于生活那坚实的质地,就像是被淬火的钢铁,我时时被他浓烈的感情、轻松的语调和智慧的句子打动。他并不是一个高声朗诵的形象,只是一个日常声音中含有的温情、劝说、抚慰和达观的言说。把很多的日常生活经验都化做诗,这是需要相当的才能的。

    我阅读着这两个自诩为“俩小老头”的近百首诗,我内心里时时涌现出当年读书写诗时的情景。那样美好的诗情汹涌的年月,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时间延伸下来的是我们的友情,和对诗的钟情。我知道,即使是所有的人都离开了诗歌,冯桢炯和洪君植不会离开诗歌,即使他们变成了老头儿,他们还在写着关于自己心灵的诗篇。

    我想,要不是出这本诗合集,我一定看不到他们后来写的诗,也看不到他们后来的生活在诗中的投影。这些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巨大变革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很难驻扎在一个地方,人们的心也很难属于一处风景,世界是不确信的和纷乱的,在他们俩的诗中,我可以看到生活对他们的全部影响和塑造。

    我发现,诗是最真诚的心,是完全不能掺假的,它的酿造本身,就是以真诚为原料,以语言为酵母所发酵成功的。当时间和岁月的剃刀在他们生命中划过的时候,在历练和游走的路途中,他们留下了诗,这些诗如果不是用血肉写成的,也是他们生活当中凝结的盐。我从他们俩的诗歌中体验了我们共同经历的这整个的时代,以及诗歌抵挡时代腐蚀人的巨大力量时的忧郁、平缓而又优美的声音,现在,我把这本诗集看成是他们两个人的见证,让我们大开眼界,让我们兴奋莫名。

    两个自诩为小老头的人,实际上,他们真的是两个诗歌少年,这本集子是他们留下的心灵历程的佐证,也是岁月酿造的好诗。

    2018-9-24

    (作者系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邱华栋 、冯桢炯 摄于北京

    邱华栋简介

    邱华栋,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16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被武汉大学中文系免试破格录取。1992年大学毕业,曾任《中华工商时报》文化版副主编、《青年文学》杂志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现任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研究员职称。

    邱华栋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躁动》《正午的供词》《花儿与黎明》《教授的黄昏》《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贾奈达之城》《时间的囚徒》《长生》等。另外,他还创作了系列小说《社区人》《时装人》系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电影和建筑评论集、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50多种。他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发表和出版。

    他曾获得了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上海文学》小说奖、《山花》小说奖、北京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编辑奖、茅盾文学奖责任编辑奖状、《小说月报》百花奖优秀编辑奖、萧红小说奖优秀责任编辑奖、郁达夫小说奖优秀编辑奖、2016年人人文学网年度作家奖、2016年《西部》杂志小说奖、2016年《人民文学》第三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优秀作家奖、2016李庄杯《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2016年《作家》杂志“金短篇”小说奖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邱华栋:《俩小老头》(冯桢炯、洪君植诗合集)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dt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