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与教育相关的名词被家长们刷爆了朋友圈 ——“STEAM教育“。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新鲜,它最早被提及还是在80年代的美国。当时叫STEM,指的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倡导跨学科教育与综合能力发展。随后不久,人文艺术(Art)也被纳入,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谈论的STEAM。在英国,STEAM教育被编入教育大纲,是5-16岁学生的必修课;在以色列,程序开发属于高中电脑必修课程;在印度,编程被纳入中小学教材;06年的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明确提出培养具有STEAM素养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当中国的孩子还在挤破头皮学习英语的时候,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已经早早地开启教育新模式,开始为下一个时代布局。
STEAM已纳入高考?
中国的教育并非停滞不前,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和改革浪潮已经持续了多年。然而,STEAM被重点关注却是最近几年的事。2015年,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STEAM 概念首次被教育部引入指导文件,并开始进入国家层面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此后,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并促进 STEAM 教育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和力度毋庸置疑。
尽管如此,在当今中国,关于中小学家长陪写作业陪出心脏病的社会新闻仍然层出不穷;6月高考余温未尽,毛坦厂全民皆为考生的一幕幕画面还在令人唏嘘;中国式家长依然痴迷于为孩子报名各类课外辅导班;孩子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最早一批90后加入“家长大军”,经历过伪素质教育的这一代在为人父母后,面临的是更大的压力:成绩优劣、校园霸凌、网络冲击、出国留学、学区房……种种焦虑之下,他们能否真正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STEAM能否分担现代家长的焦虑?—— 这个答案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STEAM已经悄悄跻身于体制内教育:
2017年7月20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课;
2017年秋,小学科学课最低授课年龄调整为一年级;
2018年1月,教育部提出,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也要加入全国高中新课标;
2018年8月,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科目正式列入了高考科目;
2018年 11月,第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人工智能教材亮相;
2019年1月,北京 、广州、深圳、西安、武汉五省作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第一批试点城市。
与此同时,国内知名大学竞相开设创客类专业,高考政策对创客型人才开放自主招生:与奥数、国际竞赛、艺术特长等相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数百家一流院校目前已经开设STEAM类人才自主招生报名渠道。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激励下,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已逐渐明朗。STEAM教育培训已经不再是激发孩子兴趣,培养创造力的“课外兴趣班“,而是决定孩子在未来社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创客人才的培养才是未来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也正因如此,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思维逻辑的培养才是现代学生通往成功的新路径。中国的家长们终于开始重视STEAM教育的价值!
阿菠萝科学,STEAM教育的践行者
当下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渴望与日俱增,目前急需从幼儿园、小学时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课外培训机构也成为STEAM教育的生力军;尽早为孩子选择优质的STEAM教育机构,也成了家长们的当务之急。在国内尚为数不多的STEAM教育领域中,阿菠萝科学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与佼佼者。它由一支热爱科学探索且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团队组成,专注于4 - 16岁青少年 STEAM 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跨学科创造力与实践探索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能力。阿菠萝期望带给现代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而是以跨学科知识为载体,让中国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
阿菠萝科学的创始团队均来自世界顶尖学府,考虑到中国STEAM教育缺乏基础,因此核心课程、教学设备、科学场景全部从海外引进,确保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充分考结合国内中小学课程的特色,对引进的成熟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拆解、调整与补充,以便与课内知识点形成呼应与互动,真正成为体制内教学的助力。目前,阿菠萝根据不同的年龄阶层,将学员分为“幼儿启智阶段”、“少儿创想阶段”、“少年创客阶段”;以“科学方法+工程思路+工业设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型,设置了“科学创想家”、“3D打印工程师”、“少年AI编程师”等课程,开发了近100余套原创教案。此外,阿菠萝还与包括中科院研究院所、国家及行业重点实验室等在内的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作为中科院扶持机构,阿菠萝已为多个中小学提供创客入校课程,共建学生创新科普合作基地。
3D打印是阿菠萝的特色课程,为了更好地推行STEAM教育,阿菠萝的研发团队历经三年时间,自主研发了全行业领先的3D打印系统;并以科学教育为核心诉求,首屈一指地研发了自主品牌的3D打印设备。结合课程,阿菠萝的研发团队已合计开发2,400余套研发教具,500余套自研零部件。具体到每一个主题的讲解,阿菠萝的老师都会提前准备好课程教具,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3D打印的方式分步骤变成看得见、摸的着的实物。当大部分培训班还在循规蹈矩,采用“讲座式”教学时,阿菠萝的科学课已经开始以创新思维贯穿学习全过程,每节课均由理论讲解+动手实验构成,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由老师循循善诱,以引导的方式启发学员主动思考,通过实验及讨论串联起来;每堂课都是一次自主学习的探索,一个完整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完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循序渐进帮助孩子适应并拥抱未来科技世界。
曾几何时,智能时代似乎还是遥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里,与日常生活毫不相关。然而,随着自动化、计算机、互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多学科、多技术融合产物,也逐渐走近大众视野。相关人才的缺失也日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据最新公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超500万人。面对供不应求的现况,企业纷纷前往校园对人工智能、图象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相关毕业生进行争夺。目前国内储备的人才,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STEAM 专业成为了高考生最为追捧的热门学科。以阿菠萝科学为代表的国内STEAM教育,正是提倡个性化与创造力,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其终极目标正是帮助中国青少年打造迎接科技世界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视野和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