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难眠的夜,最终能陪伴我的还是书,看书容易忽视身体的不适,我更依赖书的真诚,唯有书能带给我安全感!
买了几本书,一本是,《雨夜,飘流的回忆》。感觉挺不错的,适合我的味。一本是,《张恨水的文集》,接触他的小说,其实从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开始。我喜欢他的小说,是因为他的执着,有个性。喜欢他带给我们的由心而生世界。《金粉世家》就是他那内心盛开的一朵凄风苦雨中的纯白凄美的百合!
深夜打开《雨夜,飘流的回忆》,第一页,我感觉我拿错了书。这纯粹是三十年代的杂文。一本陈旧的书,陈旧的思想,比我的父亲年龄还大。暗自发笑,我还是那么的粗心。雨夜,飘流的回忆,不是我想像中的,那份温馨的诗篇。但我还是仔细的阅读,每一本书都有它的持点,或是见证了一个时代。
看了几篇,心也好像被凝固了起来。这是那个年代的小说吗? 如果真的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我感到了无比的沉重。我强忍内心的痛看下去。如果它不是文学小说。我真怀疑,这些都是胡扯,因为这些似乎离我很遥远。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血与肉的飞溅,满世界都是饥饿的人…文学者的无奈简直是个那个世纪的悲哀! 在那样的坏境中,人们要如何的生存?
杂文<长江轮一>一名怀孕妇女因付不起渡船费,而被逮到.打得半死.产儿也随之降落。作者的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她替这名难妇乞讨,也无法打动改变任何一个人,最后产妇却把孩子抛向了大海,作者的母亲,说了一句:"观世娘娘啊!我的天啊!一条性命啊!我感到了无奈,还有更多的是悲哀! 那是一个多么无情的世道吗?
<我为什么不多写>中,一个作家为了全家的生计迫于写作,可两个月却没有写出一个字,而一家六口人因此而挨饿…老母的责怪,孩子的哭声,朋友们的催促作品的方式.作家每当提笔,都是心不知在何处.我真没听说过为生计写作的这样的,作品会有血有肉吗? 这样的环境何来的灵感,如何的去创作? 一个无奈的作家,生于那样的年代,真是他的悲哀!
合上书,我反复看着这本书面,心情比书还沉重,受了点影响,彻彻底底失眠了。那个年代的人,只为生存,学者作家也不例外,为三斗米折腰,生存线上挣扎....那个年代的能珍惜的是什么?
然而,今天的我们还在埋怨着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