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卖老、为老不尊,那是极其错误的
今晨,上班的路上,遇上一件让人揪心又发人深省的事情。
只见一位老人在路边哀求交警:“我都70岁了,这次就放过我吧!”路边还停着一台电动三轮车。交警正在给同事打电话,让同事过来把电动三轮拉走。
老人一看来软的不行,开始动粗了。薅住交警的衣领,骂骂咧咧的,准备大打出手。年轻的交警用力把住老人的手使他没了出手的机会。一会儿,警车来了,三轮和老人一起被警车拉走……
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市政府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下令,禁止电动三轮车上街行驶(但脚蹬的三轮车没禁止)。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有的说老人不容易,那么大岁数了还要为了生计出来挣钱,交警没同情心……
交警正常执行公务没有错,应该给以称赞。那位老人为什么要违反交规?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他应该知道,三轮脚蹬的也可以啊,干嘛要存在侥幸心里呢?年龄大不是借口,不能作为挡箭牌,年龄大阅历深,应该有生活的沉淀和经验积累,不应该犯年轻人都不会犯的错误啊!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白话解释,就是用对待自己及亲缘的态度对待别人,也就是推己及人的意思。
无论老幼,都有各色人等,光以年龄分类,不太公平,但不同年龄段思路不太一样,也无可厚非。
老了,就没有标准了吗?以前的表现都是给人看的吗?老了,就是只考虑自己的理由吗?
近年,政府对老年人有了一些照顾,实行了老年卡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于是,公交车上尽是银发一族了,生怕吃了亏,不管路远近,哪怕一站也要坐,颤颤巍巍也要上去,高峰期也毫不避让,有点倚老卖老、为老不尊。
人活着,不光是给人看的,要留下一种精神的。曾经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白礼芳,他说:”人要活得有价值,而非活着。”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的老人白芳礼。
并非神话: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从1993年到1998年,老人资助了红光中学的200多名藏族学生,月月给他们补助,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白芳礼老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无私奉献,跟生活中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电影《搜索》中,高圆圆扮演的知性白领叶蓝秋,冲着喊她让座的大爷,拍拍大腿说:“要坐坐这!”嚣张的一幕瞬间被网络放大,成为全民公敌!
影片中熟悉的场景近日再次上演。在地铁、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是一种美德,然而不让座,就是做错了吗?
7月初,有网友发帖称。6月30日下午4点20分左右,上海地铁9号线开往七宝方向的地铁上,一热心大妈劝一小伙让座给抱幼儿上车的女乘客。该年轻男子因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
网友对此事的看法不一,观点分正反两派。
正方认为,小伙子健健康康,理应给抱幼儿的妇女让座。
然而大多数网友都支持小伙的做法,上班族也很累,年轻人也有体力透支的时候,不应把“让座”当成一种道德绑架。
随后,视频中的男子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7月1日,该男子发微博称,他原本收拾耳机准备让座的,这时大妈就开始说他这不是那不是,说得他很气愤,就赌气不让了。
据悉,该男子当天是去做志愿者,一天下来也很累。
给老弱病残群体让座,应是年轻后辈应有的美德和教养。然而,随着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整天在高峰期的地铁上饱受拥挤的上班族,其实也已经逐渐成为另一种“弱势群体”。
遇见例似事件,无论在哪种场合,都应根据实际情况,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年长者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价晚辈的行为,更不能依仗年龄大而出言不逊,或实施更加过分的行为。
希望我们的社会如康有为所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我们处于平等的社会制度下,每个人只有约束好自己,互助互爱,尊重他人,才能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