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外国人写中国史,究竟能写出多少新鲜感? | 品书录

外国人写中国史,究竟能写出多少新鲜感? | 品书录

作者: 邱林 | 来源:发表于2023-01-13 14:17 被阅读0次

    邱 林

    现在,各类新鲜出炉的中国历史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读多了难免感到大同小异,少有令人激动的新鲜感。不过,一套由加拿大学者卜正民(主编),美国学者陆威仪、罗威廉,德国学者迪特•库恩编写的《哈佛中国史》(六卷本),洋洋洒洒近三千页的大部头,阅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我称不上从头至尾皆弹眼落睛,但是对书中从秦朝到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感触颇多。

       卜正民等几位学者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视角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的中国。从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元明帝国的兴衰、盛况空前的清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国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因此,被称为西方顶尖学者写给读者的全新中国通史。

    作者之所以编写颇为有趣,主要归因于其中对中国人而言较为新颖的专题史写作风格,相较政权之更替、战争之频繁着墨不多,相反在宗族、宗教、性别地位,甚至在生态、气候等主题研究得更透彻。当然,由于学者之间术业有专攻,背景有差异,整套《哈佛中国史》同样无法做到同质化与写作研究方法完全统一。

    在《哈佛中国史》第六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中,作者抛弃了许多国际及中国清史学者关于清朝无能保守及中国近代史起于外力入侵的传统观点,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绩斐然而必须完整视之的重要断代。书中夹叙夹议式的宏在叙事,深入展现中国近代历史自身演变的特质,给人感觉是,现在历史学家对清朝的理解,与五十年前人们所曾经理解的大不一样。

    通过不同的历史解读途径,可以让我能够拥有对于中国历史新的打开方式,如该书主编卜正民所言:“新的阅读方法不会改变我们需要理解的对象,但会改变我们的视野。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

    这套“帝制中国史”用了“帝制”这个概念,把这个问题放在括号中搁置下来暂缓判断,无疑是聪明的方案。当然,帝制中国是一个“帝国”,既然作为“帝国”,秦汉疆域内仍然有着多种民族与不同文化,不过重要的是,在这个“帝国”之内,那个叫作“中国”的政治-文化共同体也在逐渐形成,并且日益成为“帝国”的核心。

    虽然殷周时代可能已经有“中国”意识,但只有到秦汉建立统一帝国,先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后在思想上“独尊儒术”,在制度上“霸王道杂之”,一个初步同一的“中国”才真正形成。事实上,秦汉历史的关键之一,就是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和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行动。

    由于现代世界渐渐变得更加相互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地认识它不断变得更加必要,历史学者的工作也不断变得更加复杂。透过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史/全球史背景。

    中国的历史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历史都更为广泛和复杂,只是比整体的欧洲历史略少分歧交错而已。《哈佛中国史》通过更为全球化的视角,将不同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范围中加以关照,将中国与欧洲进行比照阅读,在这样的视野里,两者卷入了一个共同的历史进程,无论把那个时代称作文艺复兴、晚明抑或早期现代世界,都不过是在变换代号而已,在历史理解得以升华的同时,让读者发现,这些代号正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代表了学者与读者眼中世界的解码,加之全球化的视角,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很有新鲜之感。

    《哈佛中国史》是近期我阅读体验中十分值得推崇的一次经历。其实,有时候读史,未必是为了正衣冠、知兴替,也能有更多的选择。对于史书,通过细细品味、辨识,理解和思考历史,尝试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在畅游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于天时、地利、人和,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

    对于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我们通常会用诸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者“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样的提法。这是其实都是偏向“他者”角度的提法,而从“我者”角度出发,类似于兼听则明,我觉得“兼看则灵”是我看《哈佛中国史》的最大收获。虽然历史已过去不能重演,历史人物也过眼云烟,但通过对史实、史料的认知和对后人评说的解读,仍感到可启发后人,并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国人写中国史,究竟能写出多少新鲜感? | 品书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pg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