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太着急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太着急

作者: 大漠流浪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10:46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好多跟“学习”有关的文章,心中的鸡汤已经盆满钵满,为了不营养过剩,我决定分点给大家,为开年的新年计划提供一点灵感。

    今年最火的一个词叫“内容创业”,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教投资理财的,有传授育儿知识的,有教速读的,还有教你谈情说爱的。海量的标题看得人眼花缭乱,生怕错过什么有效的信息,而事实却是信息过载导致知识混乱,大量的无效信息混淆视听,给人一种知识见涨、知识成瘾的错觉。所以我们常常会有这种感受,此时引以为傲的知识,很快就能被另一篇文章给轻易推翻。

    马化腾给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建议: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成了内容创业者的方法论。因此,不少自媒体大号靠着勤奋日更迅速捕获了一大批种子粉丝。

    张泉灵从主持人转型到投资人,她自己总结的经验:流量价值=人数x频次x时长x有效性,“人数和频次在有人口红利的时代是争夺的焦点”。所以,自媒体大号除了本身有很好的文字功底,还得有一颗能够时刻捕捉热点的敏锐大脑和经得起不眠不休折腾的身体。通过频繁蹭热搜来提高曝光量,通过有效有规律的价值输出提高浏览频次,通过吸引眼球的标题提升点击率。

    最牛的公众号单篇广告已经达到了65万,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刺激了一大批人跻身到内容创业的领域。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日趋发达,信息流通越来越快,内容平台越来越多,阅读成本越来越低,不少读者开始变成作者。在你的朋友圈里可能存在这样一个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TA开始在公众号上写文章,一开始你可能瞧不起。一个月、两个月、一两年过去了,TA写的文章你一篇都没看过,突然有一天你打开了,发现打赏超过了100人,阅读量突破了1w+,文末还打起了广告。很可能,这个人已经开始从兼职写作变成了全职写作,从业余走向了专业,一个月收入顶你你半年的收入。或者,TA的文章为TA带来了一些优质资源,被公司高层挖掘,身价迅速上涨。而你,一个朝九晚五的通勤族,按部就班完成工作任务、靠着资历升职加薪的小白领,急了!

    在金钱的感召和同侪压力之下,你终于苏醒,也学着人家写文章,好友都来给你点赞捧场,帮你转发,写了一个月,发了十多篇之后发现粉丝还是那几个,甚至还有不少好友取关。问题来了,怎么涨粉呢?粉丝如何从100变成1000,1000裂变到10000呢?什么时候你也能靠公众号赚钱,实现阶层流动呢?

    写作跟学习一样,都不是轻松的活儿,也不能立竿见影。我们受了12年的通识教育才有资格进入大学去学习一项专业,写作也是一个道理。

    自媒体号里最火的咪蒙,不是一下就火的,她曾是深圳《南方都市报》的首席编辑。

    很多自媒体大佬都关注的连岳,也曾是《南方周末》的记者。

    亿万富翁李笑来,通过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收获10w+的订阅数,瞬间名声大噪。要知道1份订阅价格是199元啊。他曾在新东方教了7年的英语,坚持写作十几年,每天3000字练笔。

    ……

    不成功的人是相似的,成功的人也是相似的。你能见到的快速成功都是长期积累的瞬间爆发。然而,趋势来临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哪一项特长会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一年多以前没人知道直播吃饭睡觉也能在网上迅速蹿红,也没人知道papi酱那样的吐槽高手竟能得到投资人的垂青……

    互联网是一个放大镜,只要你够奇葩,不怕不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你够能耐,你收获的很可能是你付出的几何乘积。这就是马太效应。

    这是一个选贤与能的时代,很少会出现怀才不遇的情况,如果你还没有成为那个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只能说明目前你还不配。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经验库存,你的累积都不足以带来价值变现。

    有人可能会用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来反驳,认为成功应该越早越好。张爱玲曾祖父是李鸿章,哪怕家道中落,她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名门之后,见过的人,读过的书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那是祖辈的累积,也会反映在她身上。普通人拼不了爹,没人为你做时间的铺垫就只能靠自己。

    可为什么很多人也努力了足够长的时间,却还是效果甚微呢?

    万维钢在他的《精英日课》里提到了两个“技能增长曲线”,一个叫对数增长,另一个叫指数增长。

    对数增长,初期见效快,然后进入平台期,之后就很难再有上升空间。比如背单词和减肥,坚持几个月就会进步神速,但是要成为顶级高手,成为同声翻译或者变成国家运动员却很难做到。


    指数增长,一件事一开始甚至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什么成效,等积累到一定时间,突然就有了爆发式增长,比如写作。

    一些有天赋却没能成大器的人处于对数增长曲线上,一些天资平平但业精于勤的人处在指数增长曲线上,而更多的人像是在这两条曲线上玩滑板,动作迅速,惊险刺激,可还没来得及到达顶端就回落了。

    我一个很要好的哥们就是这样。大学专业是自动化机械,第一份工作是销售,第二份工作是设计,有一阵他失业了,他说不想做设计师了,想写文案,做新媒体,他最想进的公司就是江小白,可他连写800字的高考作文都困难。一次,他拿着酒瓶念了上面的一句话“不想做一个多牛逼的人,只想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他觉得这样的文字自己也能写。我就鼓励他每天用“表达瓶”的H5页面写语录,然后发在朋友圈看看有多少人点赞、评论。如果写得足够好,说不定以后就能出现在这酒瓶上。至今,他已经坚持了100天以上,点赞评论数越来越多,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也让他养成了每天写作的习惯。

    俞敏洪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去做一切让自己变得优秀的事。当优秀不再是一个目标而成为习惯的时候,刻意的努力和坚持就不存在了,如同吃饭睡觉,这就是你的内在需求,你只需要规律完成,不过量也不少量,保持一点点饥饿感和一点点满足感,就不会再急于求成。

    不要因为害怕路途遥远就不启程,也不要觉得为时已晚就放弃。未来看不见,未来也在眼前。就像炒股票,你无法预测峰值,但此刻就是最佳时机。

    努力就已经在路上,而真正上路还需要很长的距离。慢慢来,别着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太着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t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