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就开始看这本书了,但由于最近忙着做毕设,写论文——论文写了3万6千字被我们老师说太少这你敢信——再加上零星又读别的书,导致这两天才恰恰看完。
其实这应该算是两本书,《师门五年记》是罗尔纲40年代出的一本很小的书,然后后面的《胡适琐记》是后来陆陆续续的写的关于胡适的文章,断断续续写到罗老97年逝世。后面还有一点胡适自述和其他人写的关于胡适的文章。很多很杂。但这里我主要推荐的还是前面一小部分,也就是《师门五年记》。
罗尔纲,稍微读点近代史的基本上都知道是研究太平天国的。我虽然很久以前读过他的关于太平天国的书,但具体内容大体忘得干尽了,只依稀记得读他的书逻辑特别严密,现在回想起来,有种如今读专业论文的感觉。哦,这里插一句,倒是前一段时间读过另一位写太平天国很有名的人写的书,谭伯牛的《战天京》,写的也蛮好,有兴趣的不妨一读。这两个人的风格感觉不太一样,罗有点像学者,先列出证据,原因,然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谭写的有点像小说,在叙述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把证据弄进来——所以谭伯牛的书可读性更强一点(个人感觉)。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罗尔纲师从胡适几年间的求学经历(这期间大部分时间是住胡适家里的,有点做学徒的味道)。
胡适评价罗尔纲很“狷介”,“狷介”就是“不苟且”,或者如孔子所言的“执事敬”。而这,也是胡适对于自己的学生的要求——由此看出胡适对于罗尔纲这个学生还是满意的。
从这本小书中,我读到了许多东西,譬如二人之间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关系,譬如胡适所教导的做学问的态度,做事的态度。
罗尔纲初入胡适师门时,是住在胡适的家中,替胡适整理他的父亲铁花先生的遗集。说是学徒也行,说是长工亦可。但是胡适把他当做自己的子侄看待,爱护体恤。其中提到一个细节:
“每逢我遇到他的客人,他把我介绍后,随口便把我夸奖一两句,使客人不致太忽略这个无名无位的年青人,我也不至于太自惭渺小。有时遇到师家有特别的宴会,他便预先通知他的堂弟到他宴客那天把我请去做客,叫我高高兴兴的也做了一天客。”
这一段我很感动。因为我幼时也曾寄居他人处生活过,了解胡适这种细心和无微不至对于一个寄居的年轻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后文介绍了胡适指导其写文章的一些小故事,故事不多,但都很详细。如此不一一列举。
早就听闻胡适好“考究”。读罢之后,更是对于这他的这种严谨细致的考究方法有了很深的认识。后文提到某时,罗尔纲写文换钱,由于写的仓促,难免有些地方有纰漏,某次上医院检查身体,恰好看到某篇文章有处有欠缺,而且那篇文章署的还是笔名,但胡一眼就认出是罗尔纲写的,连写了两封信给他指出。后来又有提到罗尔纲的那本《太平天国史纲》,这是其成名之作,广受好评,颇为人称道,但胡适依然将其叫去,对其中的某些弊病责难了一通。如此还有很多。这就让我不免想到我那导师是怎么教学生做科研写论文的,对此我只想说——哎!!!
后文《胡适琐记》亦有可读之处,对胡适感兴趣的不妨试着读读,亦有收获,如此不再赘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