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曹全碑》第012天:子孙迁于雍州之郊

《曹全碑》第012天:子孙迁于雍州之郊

作者: 虚龙寨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4-26 07:13 被阅读0次
《曹全碑》第012天:子孙迁于雍州之郊

1. 子:象形,大头娃娃的样子,可爱!

《曹全碑》第012天:子孙迁于雍州之郊

2.孙:子+系,如愚公所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曹全碑》第012天:子孙迁于雍州之郊

3.迁,繁体为“遷”,至于为什么是这样写法,我还没明白。

4.雍州,今宁夏全境及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内蒙部分,后改凉州,是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禹贡》:“ 黑水西河惟雍州 。”即雍州东界抵晋陕二省分界的黄河,西界至黑水 ,黑水或谓即张掖河,或谓即党河 (均在今甘肃 ),或谓即喀喇乌苏河(新疆乌苏市),黑水诸说不一。

雍州治所在姑臧,即今甘肃省武威市,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西汉政府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占领河西。霍去病击败匈奴,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境内置武威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媪围、苍松、宣威等10县,以姑臧(今凉州区)为治所。

后改凉州,简称雍凉、凉、雍,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古称雍州、姑臧、休屠,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雍凉文化的发源地,曾经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ps,“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又有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南宋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也是指中国疆域。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

“九州”之名称及范围后世又有诸多变化。

也有学者认为“九州”为尧舜时代在除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地区和相邻的河南小部分地区,以后有空再再进一步考究吧!呵呵,尽是琢磨这些“无用之事”,确实是过分啊!

相关文章

  • 《曹全碑》第012天:子孙迁于雍州之郊

    1. 子:象形,大头娃娃的样子,可爱! 2.孙:子+系,如愚公所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迁,繁体为“遷”,至...

  • 再临《曹全碑》(D3)

    (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

  • 三临《曹全碑》

    正文 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

  • 初临史晨碑

    新买的几本隶书字帖寄到了。从《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张迁碑》等碑帖中选了《史晨碑》,因它字形不像曹全碑...

  • 《张迁碑》的第一个字,君。 老师让我选一个字帖,我看了《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 》、《礼器碑》,然后选了《...

  •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11)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11) (七)曹全碑: 汉代隶书。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

  • 曹全碑打卡(16-22)尚绅雨德怀辞明者家供开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

  • 字帖推荐 | 曹全碑

    原帖欣赏 “王瓘本”选页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明万历年间于陕西郃阳旧城莘村出土,当...

  • 碑刻:《曹全碑》

    《曹全碑》 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立,明万历年间出土于陕西郃阳城外,...

  • 在文联听讲座

    隶书,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太俗。东汉,西汉不成熟的作品。 临帖要原大,临碑要大而厚重。 张迁碑,3公分左右,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全碑》第012天:子孙迁于雍州之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ux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