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到西米是很多年前。有一次在闺蜜家吃饭,饭后甜点就是芒果西米露。
一颗颗玲珑剔透的小白圆珠拌上金黄芬芳的芒果,尝一口,甜糯沁脾。对于本就偏好甜食的我而言,这份甜点比刚刚吃完的正餐,更让我心花怒放。
回家后我也买了西米,准备自己做着吃。按照我的理解,我觉得煮西米跟熬米粥是差不多的。于是我放水,放西米,开火煮起。可是最后我发现西米全粘锅底了,一片焦黑。第一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在闺蜜的指导下,我先烧开水,再放西米,不停的搅动。西米在沸水中兴奋地滚动。白白的小圆粒,在沸水的烧煮下,渐渐变透明。但是中间的白芯怎么都退不了。
第一次加的水已经蒸发的差不多了。无奈之下,我又倒了半瓶开水进去。继续烧,继续搅,继续等待。可是,不管我怎样加大火力,怎样卖力地搅动锅铲,西米依然粒粒白芯。我听闺蜜说过,白芯的西米不能吃,有毒。眼看第二次加的热水也快见底了,我的耐性也折腾殆尽了。
如果不是真心好这一口,我才不会如此执着呢。现在是再好这一口,耐心也用完了。关火,一锅西米直接倒进垃圾桶,愤愤然发誓,再也不煮西米了。
隔了很久很久,当我发现第一次买的西米还占着我一个储物罐时,我犹豫着,是直接倒掉,还是再尝试一遍。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心理,鬼使神差地,我还是决定烧水煮西米。
一如既往的继续煮,还是跟前一次一样。最后只能生气地关火。因为上一次把滚烫的西米直接倒进垃圾桶,烫烂了垃圾袋,导致我收拾老半天。这次我就学乖了,焖着西米在锅里,想等它冷却后再倒到垃圾桶。
等到我想起这件事时,大概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我揭开锅盖,乍一看,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一锅西米不翼而飞了?锅里居然没有一点西米,只剩半锅透明的水。
我不敢相信地用锅铲捅了一下锅里的水,哦,原来西米就在锅里,颗颗透明,没有一点白芯,跟水融成了一体。原来这次煮西米算是成功了。
我吃着西米,嘴角渐渐上扬。不仅是我吃到了自己煮的西米,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就得有个缓冲期。你违背了这个规律,哪怕你火力再猛也没用。有时候适当的"冷处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