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武汉,疫情的正中央。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大学毕业以后如此长久的与父母相处是不可避免的。
一天我在楼上远程办公,突然感觉楼下久违的安静。下楼才发现媳妇和老妈正在追剧《安家》,当时才看到第3集,觉得挺不错的,就和她们一起追剧了。这可是我几乎几年才看一部电视剧的我久违的追剧。
前期的剧情还不错,中期以及近期邻近结尾,感觉剧情愈发无聊,主线单薄,而我同时在B站看“还念依旧”的《犬夜叉》。下面以几个例子说明《安家》令我看不下去的地方和《犬夜叉》吸引人的地方。
《安家》之一——剧情拖沓
节奏感是影片或者电视剧很重要的地方,我们熟知港片非常快,剧情推进的很迅速,省掉了许多无关紧要的东西。而韩剧就很拖沓,时而还念过去,时而畅享未来,遇到不高兴的事情,还得大哭一场,打了架骑摩托车回家,一个追你的人也没有还得骑车2分钟……
集数我记得不清楚,下面简列几个剧情:
1、徐姑姑给房店长表白,唱歌,从演唱会现场,唱回家,一直在唱……而且歌曲还是一样的。但是剧情没有推进,没有房店长在现场接受表白,没有两人回家滚床单等等……
2、卖老洋房的江奶奶一集,先是老头去世了,奶奶怀念老伴,这个已经回忆太多,而且过于煽情。因为本身就不是主线,占用了太多篇幅。到江奶奶去世,房店长再回忆一遍怎么跟江奶奶相处,就是拖上加拖。这个地方不如给一些那几个外甥来抢占房产的镜头,以及后续打架的镜头。那个地方的戏剧冲突反而更大。相反,剧情中会议房店长和她爷爷的故事反而很感人,一是剧情合理,二是设置有效,而且回忆的内容是没有怎么出现过的剧情。卖江的老洋房这些剧情,已经播了好几遍了,还播。
《安家》之二——主次混淆
不知道大家有感受没有,我的感受是谢亭丰与她的两个“儿子”、朱闪闪与她的男朋友、王子健与他的女朋友、楼三关的家庭、九八五和瓜哥的剧情反而更期待出现。我最不想看的就是房、徐了,因为这二者之间的戏剧冲突几乎为0了,那么剧情的主线是否一定要以“主角”为主了,配角只要剧情好,就不能当主线了吗?
房的情况一是翟总驱使她、老妈欺负她、弟弟没用、爷爷爸爸生病…徐的情况要么是帮助房,要么就是跟前妻掐架,他俩的空间实在太少,而且内容基本都在观众预料范围之内。那么闪闪跟亮亮到底成没成,不说;王子健跟他的老同学到底怎么样了,不说;娄三关老妈到底输了多少钱,不说;九八五跟瓜哥好没好上?不说。
在一些列不说之中,房徐的剧情实在过于单调,让人没法看下去。也显得有些扯淡,因为不符合常理。而更多值得去写的篇幅都没法看到,比如第一个老洋房怎么搞定那一家勒索房产的,那个可气的老太太在公安局怎么变成缩头乌龟了?比如怎么徐姑姑怎么打官司要回属于自己的房子?等等
总体而言,安家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总体而言比穿越、拍烂了的古装还是要好一些。这即是说明,这些年来,我们多缺乏优秀的作品。(我记得烂中烂就是刘思思演的那个《女医明妃》,一是瞎改历史,二是那个瓦剌老大居然被雷劈死,神剧…我媳妇居然天天看,真怕她看成了个傻子)
了《犬夜叉》
1、BGM,反派自带bgm,轻松愉快的bgm,打斗时候激动人心的bgm,利用bgm调解动漫的节奏,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一呼一吸这么自然。
2、剧情推动不同阶段不同的片头片尾曲,既可以不提前剧透,也可以很好表达当前剧情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收尾,这个我觉得最重要。在主线之外,会有一些“番外篇”,但最终这些都能得到很好的收尾,回归主线,同时奠定这一集是非主线剧情同时也特别好看的基调。
4、推理,这个东方卫视做成了《东方大看剧》,就是再单独做一个节目来讲这个电视剧…电影不是上数学课,先出一本教材再出一本解题集。影视作品本身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一样的分析,还怎么让观众自己去回味和思考呢。
5、情怀,也许这是我们最缺乏的。情怀很难,一是很难商业化,就是大家很喜欢情怀,却不一定能拿他轻易变现;二是短时间内很难做出优质的有情怀的东西,在任何行业,恐怕最终都是效率之争,没有哪个片商或者演员能够花好几年的时间去弄出一部作品。因此分“季”,还是一个必将好的选择,它会让那些好的作品更好,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让那些“烂片”死的更快,甚至死在娘胎。
6、固定情节。安家是房店长要挣钱、娄山关只要吃的、朱闪闪犯傻。可房店长的为了钱有事不尽人意的不像个人,也就是违背常理了,而娄只关注吃,一个再贪吃的在相亲大会看到mm,怎么也得有点变化吧,实在是令人想不通……而弥勒法师摸屁股,让陌生女人给生孩子,冥加爷爷吸血+逃跑,百看不厌,也许这是动漫独有的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