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优秀作品荟萃
「书写」《七月与安生》,原著、电影与电视剧的天壤之别

「书写」《七月与安生》,原著、电影与电视剧的天壤之别

作者: 韶华无音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13:26 被阅读0次

    阅读安妮宝贝(庆山)的文字,已近二十年了。

    作为忠实老读者,电影版《七月与安生》是持好评的,且对影片将剧情改编成七月与安生完成了理想化的命运置换颇为认可。有影版珠玉在前,今日闲暇,便打算看看正在上映的电视剧《七月与安生》。

    电视剧《七月与安生》

    剧集刚一打开,高度柔光的镜头下,陈都灵饰演的高挑清瘦长发飘飘的林七月,和沈月饰演的浓眉大眼活泼俏皮的李安生,就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温和大气的七月与寂寞浪荡的安生吗?

    一分钟后,我忍不住开了1.5倍速;再过得几分钟,倍感失落地关掉了播放器。

    不谈演技,人物形象基本是颠覆;再说剧情,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背景环境的刻画、主角的初识,都被改得似是而非;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也无心再观看下去。诚然,改编IP免不了艺术再创造,电视剧也不可能重蹈原著与电影的覆辙,它可能是一部符合十几岁少男少女观赏口味的青春偶像剧,但我这种80后老阿姨则难免耐心不足。

    《告别薇安》

    1998年,我在"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上看到《七月与安生》的故事,从此成为安妮宝贝的书迷;2000年它被收录进安妮宝贝首部出版小说集《告别薇安》。多年后,我对《告别薇安》其余的内容几已模糊,唯独《七月与安生》记忆鲜明。

    这份鲜明,来自于年少看文时,对两个由于不同家庭环境形成了迥异性格的女孩,彼此映照、羁绊纠葛的人生历程的触动。从七月与安生相识,她们便宛如一蒂双生却开出截然不同的花蕾,展现了传统的"好"与"坏"两极的女性的成长、变迁、感情,乃至命运归宿。虽然它的叙事还略显青涩,剧情也掺杂了今时看来颇狗血的三角恋,但两名女子并肩共济世间风雨的内核是最重要且动人的。

    无独有偶,前有亦舒的力作《流金岁月》,同期有矢泽爱的日漫《NANA》,后有安妮更成熟的双女主小说《二三事》。仿佛是各位女性作家在不约而同地,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讲述同一个主题——"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正是这份奇妙的感觉,《七月与安生》并列于几部大作之间,长留在了我记忆深处。

    通向未知的命运轨迹

    也是从这部短片小说开始,我成为安妮宝贝的书迷。每每看着那些简洁有力的文字描写出的边缘晦涩的故事,直觉作者是跟读者一起,在跌跌撞撞摸索向前方。

    有时会摘抄一些喜欢的句子,但从未写过读后感。她写,是她的事情。我看,是我的事情。她愿意表达的,都在文字里。我能收获什么、收获多少,也只能靠我个人领悟。总觉得,如果把一部作品大卸八块,逐句分析,那就失去美,失去真意。

    她的文字伴随了我的整个青春时光。无论有多少人觉得它们颓废、叛逆,甚至暗黑种种,都不多做解释,因为无从开口。注重于文字本身,源于某些观念的相通。

    电影《七月与安生》

    2016年,曾国祥执导的《七月与安生》上映。当时我是抱着怀疑的心态去观影的,毕竟国产改编IP影片一向令人难以言喻,且对当时众多宣传海报上"爱人姐妹/仇人知己"的标语甚是不喜,私以为是故作噱头,违背了原著本意。

    然后,我便迅速被影片更完整的结构、更有张力的剧情,以及更合理的人物情感表达给征服了。影片很好地诠释了"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的精神内涵,由人物琐碎的日常成长,到理想化地完成命运的置换,积攒成一种动人的力量。两位女主,马思纯塑造出温和端方实则内心通透的七月,周冬雨更演出了安生的缺失、倔强与孤独流离。所以"你离开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才更能打动观众。

    电影《七月与安生》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与口碑双双丰收。第53届金马奖,该片为周冬雨和马思纯斩获最佳女主角双黄蛋,并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七项提名;又在其后的金像奖、金鸡奖、百花奖获得多项提名与奖项。

    写到这里,突然又想去翻阅一下安妮宝贝的旧作,或许又能有新的感悟和思索。

    如是,搁笔。


    2019年7月2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写」《七月与安生》,原著、电影与电视剧的天壤之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fh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