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非到口渴时才找水喝,这是不好的。重视饮水,给体内补水分,是一条长寿之道。宋代诗人陆游,晚年在与一位高僧叙谈养生之道时曾写下了这样两句诗:“金丹九转太多事,服水自可追飞仙”。含蓄地道出了饮水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水在人体的体重中要占65%左右,如果身体失水占体重的2%时就会口渴,失水20%就会死亡。所以说,水是人体里极为重要的一种成分。
水是最好的溶剂。我们每天吃进去的粮食、肉类、蔬菜等,其含有营养的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都要先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水的“比热”最大,能容纳下大量的热,这才使人体维持固定的体温,不受外界气温骤变的影响。由于水分均匀分布,在全身不断循环,因而人体才能保持“等温" ,不致这儿热那儿冷。身体代谢后的产物、废料,也同样要溶解于水中。才能随汗、尿等排出体外。此外,生命所需要的各种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中老年人在生理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体内固有水分逐步减少,出现生理性失水现象。因此,皮肤逐渐出现皱纹。不爱喝水的中老年人,皮肤显得干燥,皱纹也可能出现得较早、较明显。由于皮肤干燥,分泌减少,皮肤的抵抗力减弱,皮肤上的细菌就比较容易活动滋生,引起疖、肿等皮肤病。
中老年人体内失水,也会使肠内正常的粘液分泌减少,引起便秘和神经衰弱等疾病。因为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会产生有害物质,当它们被肠子吸收以后,人就会感到头痛、头晕、精神不撅,导致神经衰弱等病。干燥的粪块压迫肠壁,又易发生痔疮。有人研究,老年人的便秘与肠癌也有关系。
人体排出废料的一个主要通道是肾脏。饮水少,排尿量也少。由于滤过的尿量少,肾脏就要加重负担,排出浓缩的代谢产物,肾脏器官的疾病也容易发生。中老年,人由于体内缺水而引起的一些疾病,都能影响到健康长寿。因此,中老年人应该重视和合理地饮水:
一、改变非渴而饮水的习惯。实际上,口渴已表明人体水分失去平衡,人体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中枢神经已发出要求补充水分的信号。所以,非到口渴才去喝水,口不渴则不喝水,这是影响入体及时补充水分的。
二、吃饭前应该空腹饮水。饭前一小时喝一定数量的水,可以保证分泌足够的消化液,从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吃饭时也应喝一定数量的汤水,以便溶解食物,使胃蠕动时把食物与胃液搅拌,利于消化吸收。
三、不要喝过热的水。有人认为热水解渴,其实是有害的。在热水的作用下,口腔、食道和胃粘膜容易发生炎症,长期下去会引起粘膜的质变,发生癌症。所以,食物过烫、饮水过热,被认为是消化道癌症的一个物理因素。相反,喝温度适宜的温水是对身体有益的。特别是清晨喝杯温水,可以清脑提神,开胃通便。
四、喝茶水以清淡为好。温热清淡的茶水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则有滞寒、聚痰的坏处。有些人习惯于早晨空腹饮茶,这是一种不良习惯。腹中无物时,茶性直入脏腑,冷袭脾胃,所以不要空腹饮茶。
五、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更应针对病情,科学地饮水。发高烧的病人,多饮水可以帮助退热;患尿路炎或尿路结石者,可以通过饮水、排尿等起“内洗涤"作用,帮助治病;肝炎黄疽期病人,大量喝水可以帮助退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