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失败的逻辑」书摘Ⅰ

「失败的逻辑」书摘Ⅰ

作者: KaTing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17:22 被阅读39次

    4.23~5.31

    我们不能一次次只做一件事情,因为每件事都有多重结果,我们不能用孤立的因果模式考虑问题,因为所有的情况都有副作用和长远影响。

    我们的大脑并不存在根本缺陷,只是我们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我们会放心复杂的情况似乎诱导出这样的思维习惯:它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那时候起,日渐复杂的任务和逐步增长的对失败的忧虑,促成了使失败变得更加可能乃至不可避免的各种决策方法。

    做决策、反省总体形势和可能行动的方针,以及提出问题。

    坏的参与人:

    ①对形势不进行事前分析就行动 ②不去预测各种副作用和长期影响 ③假定如果不存在一目了然的负面效应,就意味着正确的措施已被采用 ④过分地卷入“工程”,使他们看不见显现出来的需要和形势的变化 ⑤容易有玩世不恭的反应。

    好的参与人:

    ①一种情况多种决策,多方面考虑 ②决策焦点不同 ③检验假说 ④多问为什么,隐藏事件后的因果关系 ⑤创新指数,稳定指数 ⑥反省 ⑦组织自己的行为

    难以控制时间,难以评估指数发展过程以及难以估定副作用和长期影响,就是说,根据孤立的因果关系进行思维的倾向。

    不能满足观测和分析任意单一时刻的情况,而必须设法确定整个系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何方。

    当人们错了或由于不确定而困惑时,最倾向于坚持自己是正确的(甚至可能发生:人们宁愿偏爱自己错误的假定而不愿接受正确的东西,宁愿竭尽全力斗争而不愿放弃确属错误的思想。)

    明确目标→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预测和外推→行动的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

    墨守成规有它的优点:我们不需要在每种情况下从头做起,寻找什么可能是最好的行动方针,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循规蹈矩,而且这也常常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确定目标

    关于积极目标与消极目标:将消极目标转化为积极目标。要避免什么事,要使某一特定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目标不明确,不足以作为规划和行动的指南。由于其起源的问题——要求不具有什么东西——一个消极目标常常过于一般化。

    关于清晰目标与含糊目标:对含糊目标进行“重建”。把他们分开,并且孤立出当我们谈论某一话题时所指的细节。

    关于简单目标与多重目标:研究多重目标的相互依赖关系;根据重要性、紧迫性把问题分类,区别中心问题和外围问题;通过委托的办法减轻负担。

    如果没有建立在目标规范基础上的判断来帮助我们确定优先次序,我们将选择最明显的问题——或者是已经知道如何解决的那些问题。

    这样我们不仅的确几乎不可避免地以专注于错误问题而告终,而且也会忽略各种长远的考虑,特别是当分目标成临时目标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并替换了原初目标的时候,认识到自己正在处理错误问题只能使我们更加不知所措。

    解决、摆脱束缚

    应该:把自己鼓励与一项我们感到能够胜任的任务,最好是既有具有挑战性又能提供某种成功喜悦的任务。

    而不是:抓住明显的或者容易解决的问题,不是导向有计划的行动,而是手忙脚乱地先应付一种不满,再应付其他的抱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失败的逻辑」书摘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fs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