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笑笑生||简言简语
跨越35岁门槛,跨越35岁危机

跨越35岁门槛,跨越35岁危机

作者: 百变笑笑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7-31 23:58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小北。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这是一篇迟到近一天的分享,本应于昨日(2023.7.31)发出来,只是正准备进入状态码字的那一瞬间,被周公旦盯上。

我以为自己可以强打精神一鼓作气写完,但现实是如此轻而易举地一把拿下并狠狠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渺小的自己根本无法战胜周公旦,于是乎选择小憩。

只是这个小憩的时间似乎超出了我以为的小憩,哈哈哈

罢了,罢了

待我完全清醒后,又是一副毫无头绪的状态,那还写什么呀???

再次,罢了,罢了

于是,

昨日就看了会书,晚上再看了某位大哥直播,喜欢听他讲历史,有点意思。

到了今天,于是,嗯,就有了此刻这篇小分享。

暂且我给它取名为《数字35》,若后期有好的题目再更换,要是没有那就这样吧。

反正,也就这样吧。

7月中旬,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感言,起因是看了一篇报道,内容关于北京某些青年旅社对于35岁+的一些限制和要求。

对于已关闭朋友圈消息提醒的我来说,突然冒泡,其实真没什么,平淡如水而已,更多的是想吐槽和发发牢骚,也想矫情的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我还活着。

我对于朋友圈文化,朋友圈信息早已无感,很早就关闭了信息提醒。

偶尔在网上看到某些博主抒发关于朋友圈类的文章,如《发这样的朋友圈文案,注定是没有朋友》,又如《朋友圈里如果有这几类人就赶紧互删吧》,再如《我们的朋友圈已被广告占据,试问这到底怎么了》

……

每每看到这类似的文章或视频,会有一种莫名其妙之感,一个小小的朋友圈,何必搞这么多事情。这流量掐得让人挺难受,当然也许这“人”只是我而已。

每个人对于它的定义不同,少点“兴风作浪”多点真诚分享,但这好像似乎有点难度。

算了,喜欢就继续,不喜欢就关闭,爱看就常看,不爱看就拉黑屏蔽。

自己偶尔看看以前的东西,考古QQ说说,QQ空间,朋友圈等,只会感叹以前的自己怎么那么搞笑。

离个大谱。

最近跟一个朋友吃饭,突然聊到她去旅游这件事。她说她发朋友圈,但我和另一个人没有给她点赞,吧啦吧啦说了一通。

我说你设置三天可见,现在这样“兴师问罪”,真的好意思么?

于是,瞬间开启了一场“唇枪舌战”。

大家是认识多年的朋友,知根知底,这样的嘴炮也只是简单而无聊的嘴炮而已。哈哈哈

待一切嘴炮发泄完毕,她自己打开朋友圈把当时发的图片拿给我们看。不用我刻意说明这样难得的机会肯定又是一顿“嘴炮输出”,哈哈哈哈

接着我也老实交代了自己关闭朋友圈信息提醒这件事,不出所料,被一顿回击。

这并不妨碍我们当天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这只是欢乐饭局的小小插曲而已。

随后又开启了一轮新话题。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7月中旬发的那条朋友圈信息,关于35岁+,关于北京的青年旅社,关于社会上慢慢形成的对于35岁以上的各种制约限制。

这是个复杂且现实的问题,本就不太适合在平时聚会吃饭时讨论,总觉得不利于食物消化。所以,我们也没聊出个所以然来,更多是借着美食和美酒发泄了一些不满,倾倒了一些情绪,以及某些极为不成熟的想法,再互相取暖仅此而已。

这样的休闲聚会吃饭聊天能讨论出什么呀,其实真的不能聊什么,更多时候则是嘻嘻哈哈,开心最重要嘛。有些事情最好不要混为一谈,生活工作尽量分开,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这样就会少很多烦恼呀。

当问题发生时,我们的生活还得继续,总不能双手一摊,就地躺平吧。

我们的文化,我们深刻在DNA里的基因是不允许这样去操作。

聊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潜移默化”这四个字,其实已被我提及多次。

每次都会让我对这四个字认识加深一层。

我们远古神话故事里就有很多励志奋斗的故事和启发,例如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等。

幼时被种下的种子,有朝一日定会生根发芽。

启蒙,何等重要。

世界上有很多关于大洪水的描述,东西方采取的应对方式则完全不同。

千百万年的熏陶和讲述,一代代铭记于心,造就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各自在面对问题,困难时不同的应对方式,细微的差距或完全不用的处理方式。

着眼于现在,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么多年,两者在处理问题面对困难时的选择不径相同。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也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

对于现在人一旦达到35岁就很难找到工作这个现象而言,其实我很早就想说说。

但后来在自我调节下自己的某些情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挥发和转移,当初有点激动的自己也早就平静下来。

关于这类似的现象和事件,多年前就已经如此。

当初我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在招聘启事上很多单位就明确写着年龄段划分,甚至很多写着28岁以下。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很多人慢慢开始觉醒,开始对有些事情说“不”,提出意见和质疑。

“35岁危机”,这几年被时常提起,似乎越来越刺激人们的敏感神经。

虽然多年前就已出现这种情况,但一遍遍被提及,多少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当然肯定会有人从中嗅到“危机”,更着眼于自己,从而提早布局。

而我在7月中旬阅读到关于北京某些青年旅社为入住人群划分了35岁年龄界限后,一下子破防了。

是的,没错,破防就在一瞬间,就是一件很平常很一般的事。而对于别人是平常,对于当时的我,就绷不住啰,就一下子认定被歧视了。

哎,那受伤的小心脏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决堤了。

这让我感到很无语。

于是就着当时的情绪,在朋友圈发泄了一通。捕获了同样被破防的某某某几人,而更多的是来自于铁子们的无情打击和嘲笑。

在一阵嬉笑怒骂中,慢慢也就释然了。

感叹这情绪,这破防,这决堤,真是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一下子就让我觉得好廉价呀,什么都不香了也什么都不美了。

啊哈哈哈哈哈

写文章或做事情,有时候情绪很重要,当一切退散后,就觉得一切没什么好抒发的咯。

激动的心,激荡的情,一下子得到了安放,瞬间回归平静。

这就像灵感陡然消失去无踪影。

于是我又去考古了当时发的那篇朋友圈,什么都没留下,除了打卡记录和我当时那激动的情绪和烦躁的心情。

留下当时

挺好。

“35岁危机”这几个字眼,其实挺反感的。

这么多年了,我们也无能为力。

既然以一己之力或是一部分之力暂时改变不了环境,改变不了别人,那就试着改变下自己。

小北这里提到的改变自己,并不是彻底放弃自己去迎合,也并不是反道而行走入极端。

作为底层劳动人民,一普通人,看清现实认清现实提前为自己布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绝大部分时间我们被信息差所制约,能获取的是别人啃剩下的骨头以及边角料。

虽然这样说过于残忍和难过,但事实上就是如此,没必要刻意避讳,这也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时候是无法劝说另一个人去做任何改变,只有事情发生时才能改变一个人。

这个道理我懂你懂大家都懂。

所以我们并不是齐头并进,也根本做不了齐头并进。

我一直在说,需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努力做到今天的自己优于昨日的自己,积少成多终会拨云见日。

这个时代并不缺努力,每个人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做事做人。

而我们需要练就和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抓住机遇,趁势而为。如果方向错了一切都是白搭。

太多外在条件制约着我们,更多的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但难能可贵的是看清了世间的苍白和无力,仍愿意选择向阳而行,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强大的心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楼建设也不是一日而成,夯实基础吧,各位。这比一天嘤嘤嘤叨叨叨可要强太多了。

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当机会来到你的身边,你是否真的能接住?这可就要问问你自己。

危机,危机,有危险也有机会,不要只看到危而忽略了机会。

还是那句老话,在该努力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要试着去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让自己行动起来。

35岁不是危机,40岁,45岁,50岁甚至70岁都不会是危机。

做能及之事,不断为自己充电续航,从容面对每一个年龄段的自己。

失业下岗并不可怕,天也不会塌,肉也不会立即掉,办法总比困难多,换一个赛道说不定就是你的主场和C位。

不去试一试,谁知道呢。

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些现实里,社会上,身边周围,已经存在的这种所谓的危机,所谓的门槛,该何去何从呢?

不如先让自己深呼吸吧。

然后再开启布局模式,升级打怪模式。

要知道无论怎样,既然已经这样那也无可避免,面对现实吧,为以前的自己买单吧,即使未来如预期般黑暗和痛苦,请扛住。再说又不能穿越到过去狠狠抽当初那个不努力还懒惰的自己。

即便选择躺平摆烂首先也要保证自己不被活活饿S,只有自己呼吸顺畅了才能有机会大有可为。

我就想得特别清楚,有些赛道并不适合我,有些人生道路并不适合我,有些社会角色并不适合我,而现在特别好。

虽然穷得要S,一天只吃两餐(原因很简单,由于运动少若照例吃三餐,肚子涨很难受,改为两餐后,别提有多爽多愉悦),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学习提升,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书,喜欢的电影,有灵感了就写写文章分享给朋友们,收获一些点赞和批评指导,这样才会持续不断前行嘛。

这几年自己的心态变化真的很大,基本能做到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

写在最后:

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们,无论此刻的你处在什么样的阶段,都不要轻言放弃,世界上唯一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我们需要提升能力,那就去学习提升,累积经验技能,提高认知提高工作能力,让自己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如果我们需要改变自己保持积极心态,那就去这样做。不要因为马上35岁,即将到职业危机年龄段而让自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这样做只能让自己时刻处于内耗中,而伤及身体。请保持积极心态,适当发泄和转移不良情绪,而不是去压抑和无限克制。试想如果自己是一根皮筋,当拉扯力达到极致,就会绷断;

如果在某个时间段我们失业了,我们被离职了,请不要丧失斗志,人生有许多的可能性,要知道触底会反弹,黎明前是最黑暗,但熬过去,我们会拥有不一样的道路;

时刻关注自己行业动态,以及其它相关行业动态,把握最新资讯,了解行业和国家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要知道,一成不变这就等于不可能。稳定,谁都喜欢,但不一定会时刻眷顾自己,所以还是需要动起来,该学习就学习,该提升就去提升;

如果圈子让你觉得舒适,而你又没有把握跳出去后能继续保持,那就去圈子的边界看看,反复触底总能找到提升和前进的方向。

既然做不到一出生就在罗马,那就努力朝着罗马的方向前行吧。

要记住,今日的自己优于昨日的自己。

那么本次分享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次再见咯。

QTM的35岁门槛,35岁危机,我们永远在线。

以上,祝好。

Good Day

2023.8.1

相关文章

  • 跨越门槛

    今天我在读《原则》这本书,作者瑞•达利欧在小的时候,不喜欢学习,只是为了妈妈高兴才去学校。 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因...

  • 不可跨越的门槛

    七岁的胡涂上小学了。 从前她看着哥哥戴着红领巾做早操的样子,觉得他简直是世界上最帅气的男孩。 胡涂多么希望自己也能...

  • 来自深圳信号

    跨越时间 跨越空间 我们相遇 跨越城市 跨越市场 我们相见 跨越年龄 跨越性别 我们相信 越过山丘遇见的18岁自己...

  • 书法入门有门槛,跨越门槛有多难?

    书法入门,和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有个门槛。 书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才能算入门。就好像你拿...

  • 2 跨越门槛 (1967—1979 年)

    我进入这个时期时带着基于自身经历以及受周围人影响而形成的偏见。1966 年,资产价格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的乐观情绪。...

  • 我们所难以跨越的门槛

    我们所难以跨越的门槛 ——茹心 一生人,似乎有三件事不可缺少:自己的事,与他人相处的事和老天所安排的事。我似乎觉得...

  • 跨越,再跨越

    跨越是一个时代的跳跃,是一项技能的扭转,是一次人格的突变,还或是一代伟人的进步。 从荒无人烟的小渔村到如今车水...

  • 跨越再跨越

    目睹两届奥运会盛会,见证祖国的强大,在世界疫情死亡人数日增加已经达到330万位时,这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生命...

  • 跨越,再跨越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纵观古今风霜雨雪,中华民族在代代青年的奋勇拼搏下熠熠生辉。双奥间跃十四年,中华腾飞跨越记。...

  • 跨越,再跨越

    记得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在广东东莞的一家湘菜馆里面打工,每天津津乐道的都是我们得了多少枚金牌,现在排名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跨越35岁门槛,跨越35岁危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jy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