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西汉初期,吕后专制,诸吕作乱。汉文帝在周勃等老臣帮助下平定叛乱,登上帝位,那天恰是正月十五。以后每逢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逐渐成为定制,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是一个道教词汇——道教中有三元,分别指天、地、水三官大帝。正月十五上元节,即上元天官大帝的圣诞日。天官主管赐福,届期,道观中均会举行隆重的道场法会以庆贺,而百姓也多到宫观中请香上供,求官求福,解厄禳灾等。这些民俗活动也成为元宵节的重要内容。这两种说法虽然没有确凿文献资料支持,但都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勘平祸乱的渴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把这些期冀都寄托在元宵节这个良辰吉日。
赏灯游玩是元宵节最为重要的活动,无怪乎民间直接称元宵节为灯节。早在南朝南梁时期建康(今南京)城已经开始举办规模盛大的元宵灯会。梁简文帝曾作《列灯赋》描写元夜灯景——草含春而动色,云飞采而轻来。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赋中写草木萌动的新春时节,满城灯火,炫目迷神,有油灯,漆灯,蜡灯,还燃烧着安息香,灯影交错,香飘满路。可以想见如此盛况,街市上也定是士女喧阗,热闹非凡。到了隋代初年,元宵节赏灯的风气更盛,当时名臣柳彧认为举办灯会浪费资财,男女杂游,有伤世风,他还上疏隋文帝奏请禁止。他的奏疏中写道: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成,盗贼由斯而起,因循弊风,曾无先觉。无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天下,并即禁断。这份奏疏口气严厉,把节日游赏活动写的好像洪水猛兽,现在看来实在是封建余孽口吻。不过从中也能看出,到隋代,元宵赏灯习俗已相当普遍、深入人心,小到地方州府,大到帝都京城,贱如贩夫走卒,贵比王公妃主,都喜欢在元宵之夜走上街头,看灯、看景,看人。今人都在感叹节日出游真是人挤人,人看人,前不得迈步,后不能旋踵。其实古人在元宵夜亦有同感。宋代吕本中所著《轩渠录》中记载了一则趣事,司马光在洛阳闲居,正值上元节,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说:“还想顺便看看游人。”司马光回道:“难道我是鬼吗?”想不到司马温公还挺幽默。可见灯节出门看人也是一大乐趣。
唐代元宵灯火的壮观,唐人诗句中多有描写,如王珪诗,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李商隐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溢通衢。等等。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则更为直观的展现了大唐元夜,华灯大放,万姓同欢的美丽图景。在此就不赘述了。民国学者尚秉和在其所著《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称赞:上元灯火,其布景之奇丽高远,在唐代固穷绝后人,即宋时亦非今人所能办。不知是尚先生厚古薄今,还是我们低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
宋代人对华服,美食,玩好,游艺,娱乐的追求,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史上登峰造极的时代,过元宵节自然也是特别讲究。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代元宵节各种准备工作自前一年冬至后就开始了。开封府在大内前搭设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聚集在御街上,御街两廊下各种杂耍、歌舞、百戏,鳞次栉比,音乐嘈杂十余里。杂耍有击丸(类似弹球的游戏),蹴鞠(古代足球),踏索(类似现在走钢丝),上竿(攀爬高竿的杂技),赵野人倒吃冷淘(倒立吃凉面),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药法傀儡(火药激发的傀儡戏)等等名目,一时列举不尽。灯山左右有用彩色锦缎扎结成的文殊,普贤菩萨像。二菩萨跨坐于狮子,白象之上,菩萨手可摇动,还能从手指中喷出水来。工匠们用辘轳把水绞到灯山最高处,存储在木柜里,按一定时辰逐次放水,像瀑布一样流泻而出……又在左右门上,用草把绑缚成双龙嬉戏的形状,用青色幕布遮住龙身,草上密布灯烛数万盏,远远望去,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长,用棘刺围绕,这叫做“棘盆”。棘盆里树立两根长竿,高数十丈,用彩色缯帛装饰,竿上悬挂着纸糊的百戏人物,轻风吹动,宛若飞仙……读了这段记述,是不是有一种想去亲身体验一下的感觉。明月朗照,州桥上人流如织,衣香鬓影,车尘马迹夹杂着叫卖呼喊,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图卷扑面展开。灯影月光漂浮于汴河之上,是不是也会惊动河堤畔的海马仙鹤跃水而出一览人世繁华呢?樊楼里,醉客喧呼,歌姬轻唱;红烛绿酒,金尊银盏,道不尽豪奢气象。说不定座中还隐藏着闹东京的梁山好汉。宣德楼前,人潮拥挤,都想讨一杯御酒尝尝是什么滋味……
靖康二年正月十五,是北宋最后一个元宵节。《靖康要录》记载,(靖康二年正月)七日,先雨后雪,天气寒甚,地冰如镜,行者不能立足。八日,雪冻甚,人马不可行,至晚乃霁。想必这样寒冷天气,元宵灯会无法正常进行了吧。果然,九日,金人索上元灯,城市内观应副。又《靖康纪闻》记载,十二日,是日,又津搬景龙门常放灯,所用金灯,琉璃,翠羽,飞仙之类,赴军前交纳。盖自月初,金人大索元宵灯烛,欲于城上作元夕。十余日,凡在京道宫,佛寺,正店,所有搜绝殆尽,稍不堪者辄退还。往年装点节日气氛的各式华美灯烛,尽被掳掠,稍不堪者辄退还——金虏还是挺识货的!十四日,军前试灯,许都人登城以观。金人围困东京城,还要在他们的军寨用抢来的华灯张灯结彩庆祝元宵,还要东京城内居民登城观看,这种屈辱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吧。当时著作佐郎胡处晦作《上元行》,其中有“上元愁云生九重,哀笳落日吹腥风。”的句子。悲怆的诗句不过是待宰羔羊的哀鸣。皇帝和官员还在催促百姓筹集金银赎买他们的狗命。金人军寨里的灯火照不亮曾经繁华的东京城。金人没有给徽钦二帝仓皇辞庙的时间,只有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了!
宋代以后,降及明清,元宵节已经成为一年之中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节俗活动也更丰富,除了赏灯,更有放烟火,猜灯谜,逛庙会,吃元宵等等。不管活动内容如何变换,元宵节永远是我们中国人企盼家和国兴的美好节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