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这本书历史地位等同于《孙子兵法》《天工开物》,陆羽的《茶经》。
《本草纲目》的编辑方式与分类准则,对中国后世图书的编排划分也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它除了改进传统的分类法外,格式也比较一致,叙述的条理也相对合乎逻辑:它将昆虫药引区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种,对日后动植物的分类学有着指标性的意义。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跟中草药物相关的著作,还是一部中医百科全书。因其涉猎甚广,对生物、地理、地质、化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著问世,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著作。所以《本草纲目》的诞生,对整个民族的药理学发展而言尤为重要,本书有关本草的知识,其内容之详细,堪称历史上描述中草药学集大成之著作,《本草纲目》也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对世界各国都有深远的影响。1606年开始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地。1656年,波兰人卜弥格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本,书名为《中国植物志》,在欧洲的维也纳刊印出版。1735以后,又被陆续翻译成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
为了编辑《本草纲目》,李时珍参考了八百多种书籍,耗费大量心血,到各地方考察,采集中药样本。他呕心沥血花费三十年写成此书,又花费十年进行修改。也就是说,为了写这本书,他花费四十年有余,可以说是耗尽一生了。
穷一生精力写一本书,现在有这样的学者吗?如果有,也很少吧!现在的学术氛围太浮躁,我们做学问的人,都应该向李时珍学习。
在那个时代,李时珍写好《本草纲目》后,足足有十二年之久找不到“赞助商”,因为这本书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共计五十二卷,约一百九十万字;分为十六部,六十类。其中,记载的药名有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附图一千一百余幅,方剂有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
如此浩瀚的文字与图片,刊印起来非常花钱,要知道当时的印刷,主要还是木版雕刻,这得多少片雕刻版,又得刻多少字?
他找赞助商找了十二年,直到 1590 年,才终于得到金陵书商胡承龙的帮助。胡老板投入巨资刻印。刻印过程又花了整整六年。可惜的是,李时珍在开始刊印的三年后就辞世了,未能亲眼看到他的旷世巨作出版成册。甚为遗憾。
现代人太浮躁,缺少学术精神,几乎一切向钱看。正因此,我们才更应该向李时珍学习,学习他做学问的态度。
就我来说,如果此生我能有名著流传后世,则一生无憾矣!
2021.11.21 夜
上海 二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