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作为营销和销售人员必读的一本书,但是其中的道理绝不仅仅适用于营销。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他人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或者违背本心的决定。懂得一些心理学原理,有助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尽量减少或识别出别人的影响力,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之所以会被影响,很多时候是因为“固定行为模式”:即组成这种模式的行为每次都以相同的方式按照同样的顺序发生。为了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我们需要有捷径,每天所遇到的各种事情,不可能一一亲自去认识和分析,也没有时间精力、没有必要这么做,因此,我们必须依靠经验(即固定模式),按照事物特征进行归类,然后当某一种触发特征出现时,就不假思索地做出相应反应。
而这种模式,导致我们失去有理性、有逻辑的判断。例如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就是人们喜欢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个理由。擅长于运用这些原理,就能让人浑然不觉地落入设下的圈套。
那些让人顺从的五花八门的手段,归根结底归纳为6种基本类型:
·互惠:对他人给予的恩惠,我们会以某种行为去回报;
·承诺和一致:一旦我们做出某个决定,就会努力使自己保持一致;
·社会认同: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
·喜好:人们总是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
·权威:人们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
·短缺: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对人的激励作用很大。
人们在这些原理的左右下,经常会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互惠
我们很有可能因为接受了推销人员一个小小的人情,就答应他们原本并非真心想要接受的请求,例如超市或商场的免费试用品。那么互惠为什么会生效?在人类长期的历史文化中,接受恩惠却不回报别人,在社会群体中会不受欢迎,因此,不请自来的好处,会让接受一方产生负债感、责任感,产生很大的心理重压,促使他们做出回报。
联系到实际应用中的产品营销策略,很多公司会不定期的给客户寄送杂志、开公开课等,再提出一些要求时会更容易得到认可。
“拒绝-退让”策略,就是首先提出过分要求,遭到拒绝后再进行让步,这个要求就更容易被接受,这也是互惠原理的应用。
那么如何避免被互惠原理利用?接受恩惠本身,而不是它背后所代表的东西。识别对方是施恩者,还是牟利者,识别对方的手段和目的。这样就更能依据自己真实的意愿来做出决定。
承诺和一致
人们有一种要与过去所作所为保持一致的愿望。一旦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产生了保持一致的压力,只能说服自己所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保持一致性对于人来说是吸引力和诱惑?
一方面这也是长期人类文化原因,我们认为一致的人更可靠。另一方面这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逃避思考的方法,遵循即可,而且经过理性思考的答案,有时会是错误的甚至让人痛苦的。
这个原理讲了很多案例,其中两个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并且是之前自己确实想不太清楚的。
案例一:超然冥想协会
这个协会的讲座宣称可以通过冥想训练解决很多问题,希望听众能入会并缴纳会费。作者同去的一个朋友指出该演讲很多不合逻辑之处,但是听众反而更多人决定立即交钱入会。经过深入交谈最终了解到,这些人做出决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原本就十分希望冥想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而朋友的质疑让他们焦虑,害怕经过考虑后不再入会。因此急于交钱、将这个决定做了,避免继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痛苦。
案例二:节约天然气活动
社区开始时提倡节约天然气,指定部分住户并告知达到节约指标后将作为环保人士公开宣传。这些用户果然节约了很多。后来在约定期限之前告知他们,不再进行宣传,即,对此行为已经没有任何奖励。但是这些住户的还继续保持了节约天然气的行为。
这并非是简单习惯造成。而是,由于“承诺和一致”原理,人们会为自己已做的选择寻找各种理由,并且排斥外部原因,因此最初诱导使发生的外部原因撤销后,反而更忠诚于之前的选择。即:
书中用这几张图很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承诺和一致原理是如何生效的。相应的还详细讲了“虚假低价”的案例,即很多时候,商家以某种低价策略吸引客户,待客户决定购买后又取消这个低价,但是很多时候客户往往还是买了产品。
其他实际应用也很多:
例如公司公开赞扬员工某种行为,可使得良好行为加强和固化;
例如安利公司刺激销售人员取得更大成就的方法,就是要求销售人员将目标写下来,这样他们就有了方向并为之努力;
例如很多销售人员放长线、钓大鱼,先和客户做很小的生意或订单,把潜在客户变成客户,意义并不在于当前的订单及利润,形成习惯与承诺;
例如招聘员工时,提高进入公司难度会使得新员工忠诚度更高;
例如传销组织、军训等,通过折磨或强化概念使得更忠诚;
……
这些让人保持一致的实例,关键在于有效承诺,即,让这些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让他们有更多借口,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做出的承诺,更会发自内心地对这个承诺负责。
由此引申出来可参考对孩子该如何教育。很多时候通过警告或惩罚,让孩子做出承诺,往往是短期的,但是讲清楚道理,告知这样是不对的,或者其他孩子可以打心底里接受的理由,则往往孩子会主动并长期遵守,因为他们会认为那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和承诺,而不是他人强加的。
后面几章讲了关于社会认同、喜好、短缺等产生影响的机制和案例,也很有趣。
社会认同:
“当大家都以相同的方式去思考时,没有谁会想得太认真”----沃尔特·李普曼。
社会认同从周围人的行为开始逐渐影响着你,而且,恐怖的是,你自己还不知道。例如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待需要帮助的陌生人的态度等。而商业应用方面也有很多基于此原理,比如电视节目的笑声配音、广告商宣传销量而不是直接讲产品的好处等等。
喜好:
“一个诉讼律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陪审团喜欢他的客户”----克拉伦斯·达罗 。
通过亲戚朋友进行营销、增加外表的吸引力、表现出更多相似性、称赞、更多接触与合作等,都是增加对方对自己喜好的方法,心理学家还发现“午餐策略”:人们对自己在吃东西时所经历的人和事物,会更加喜爱。怪不得销售工作离不开应酬。
短缺:
比如饥饿式营销、收藏品的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等等。
这本书不仅案例丰富有趣,原理也讲得十分清楚、让人信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确实可以发现很多事情,明白了为什么是那个样子,或者明白了对方为什么要那么做,希望以后自己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