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到一篇题为《出国走上了不归路,天津七旬教师在美国,怒杀儿媳》的人伦悲剧,令人扼腕。天津退休教师朱力,呕心沥血将独生子朱显明送往美国留学,儿子毕业后不想归国,打算留在美国创业,由于缺少资金,回家劝说父母把天津的房子卖了,跟着他们去美国养老,朱力夫妇为了跟孩子在一起排遣晚年的孤独,也为了支持儿子创业,把房子卖了跟儿子去了美国,但与儿媳的矛盾愈演愈烈,同时无法从儿子孙子那里得到足以宽慰的关爱,反而更加孤独,最终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举刀砍死了儿媳,随后被逮捕,在狱中自杀,儿子朱显明也创业失败,带着母亲和孩子回到天津过着落魄拮据的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各种残酷的考验。作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我们应该从这起悲剧事件里学到什么呢?虽然我倾向于认为很多成长必须要通过经历来获得,但,有些大坑,尽量还是不要经历了,能躲就躲,不计成本一味的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生活不是明智之举,对那些一旦错了就无法挽回的事情,还是要谨慎绕过。
一、靠谁不如靠自己,人身依附不可取。养儿防老是一厢情愿式的悲哀,总想着儿女能解决自己晚年的生活问题和孤独问题,这是个赢面不大的游戏,现在人物质生活好了,即便是无儿无女的老年人,物质上也会得到政府救济,起码温饱是没问题的,但,要说要晚年孤独,大多数儿女都帮不上多大忙,即便他们努力尽孝,他们要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基本都得不到保证,陪父母就更谈不上了,对大部分父母来讲,自己如何没有打发时间排遣寂寞的能力,注定要承受精神上的空虚落寞。
二、跟儿女打交道与跟儿女组建的家庭打交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没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家庭矛盾就在所难免。儿女只是家庭的过客,你把他抚养成人,他最终还是要组建自己的家庭,作为父母,必须学会跟已经成家的孩子有更清晰的界限,尊重孩子伴侣的存在,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中国的父母在这方面是有通病的,很多老人会跟别人炫耀:去儿子家住,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你是去儿子组建的新家庭,从某种程度上,作为父母也是这个新家庭的客人,如何表现出各种主人的姿态,实际是对儿媳或者女婿的不尊重。每个父母都要认识到儿女的伴侣才是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人,而不是自己,很多母亲认为儿媳抢了自己的儿子,把儿媳当外人,使出各种离间计,不拆散他们誓不罢休,是反客为主式的角色错位。
三、别大赌,一次失败就让你再无翻身机会的重赌,不能碰。不是赌本身错,而是你赌得起还是赌不起,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你能赌多少才是最重要的,朱显明这种没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且创业资金都要靠父母卖房的人,是不适合贸然创业的,即便看似非常不错的方向,也不值得尝试,不是这个事不可以做,而是朱显明不可以做。
四、到了一定年龄后,还是不要随便尝试文化差异较大的新环境。很多人都想着国外环境好,有机会一定出去,移民养老的心思一直没断过,其实都是博傻,你根本适应不了那边的生活,住在加拿大的别墅里,趴在窗口,半天都看不到一个活人,一个习惯了国内熙熙攘攘生活环境的人,真要过去,不出三月能憋你个生活不能自理,国内是好脏好乱好热闹,国外是好山好水好无聊,说不清哪个好哪个坏,还是那句话,关键看你是谁,你如果是那种看牛吃草都能饶有兴致看上半天的人,新西兰加拿大也许真的挺适合你,如果你不是这种人,还是老老实实在国内待着吧,毕竟国内粗放式工业已近尾声,各种环保的标准也大幅提高了,基础设施也不错,凑活着过吧。
2018年10月1日 于合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