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海燕老师微课笔记整理:
孩子的表现就等于能力乘以状态,就好比说这个车是很好的一辆车,但是他没有油,他就没有状态,那么他也没法跑,也跑不快,那孩子就是这样,如果脑耗能过高的话,他就没有状态,没有办法把他的天赋潜能发挥出来。
如果这个孩子是强的心脑耦合的正向耦合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用老话讲说就是特别拧,没有余地,没有选择的余地,非黑即白。长大之后呢,他会可能在焦躁症抑郁症的发病率会非常的高。之所以我们要做测评,就是在现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及时的做出调整,然后我们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而影响脑耗能很重要的因素:1.情绪,2.睡眠,3.家庭关系等。
如何更好的去处理情绪,如何释放情绪,使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共享这些资源,陪伴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每时每刻都可以在生活中落地的去实践。
例:比如孩子的情绪,她很生气,她发脾气。他到处乱扔东西,或者怎样怎样,比如我们自己的情绪,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早上起床很晚啦啊,写字很不好看啦,我们的情绪,可能会蹭的就上来了,那么这些情绪在告诉我们什么?那么我们怎么通过这些情绪来看看孩子背后的那个心理需求?我们用一些我们有效沟通的方式达到各方需求的满足,这样是不是就能够皆大欢喜了?
1.首先看看孩子这个部分,比如说发生一件事儿,我们肯定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刚上学的孩子。今天跑回来说:“妈妈,我的橡皮丢了或者是慢慢我的铅笔又丢了。”,然后妈妈每天买橡皮,每天买铅笔买了好多还是不停的丢。然后,这个妈妈就很生气:“谁让你乱丢东西的,你总是这样,这不是第一次了,告诉你多少遍了,东西放在课桌里面,就是不听”,孩子:“烦死了”,妈妈:“不许你这样说话”,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指责、批评,“东西放课桌里”是给建议、给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跟孩子的沟通方式:指责、批评、评判,急于给方法、给建议,结果不欢而散。孩子听不进去,大人很上火、着急,到底我们该怎么办呢?
20181105 D78 情绪会说话方法: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批评被评判,当他被批评的时候,首先第一反应就是抗拒。所以你说了什么你再给他讲一下很好的方法,他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如果他的情绪,没有处理好这些我们在端着再好的一盘菜,他是吃不进去的。
关键:要学会接过孩子的情绪,先处理孩子的心情再处理这个事情。就像在这个例子上,孩子回来说有人偷了我的铅笔,你想象他当时的感受是什么?他自己的铅笔他一定很喜欢。但是他的新铅笔,被丢了,可能是被偷了,他什么心情,他什么感受?他是不是很难过,他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很遗憾。他很心疼,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那个感受了吗?我们家长往往只注重在这个事儿上。比如孩子回来说那个的一个同学打我,我打他了。然后老师批评了我我然后我们家长可能会说:“你怎么又打人。或者说你怎么又被批评了,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打人……。”可是你知道孩子当时的那个感受了吗?要知道,如果是触觉失调的孩子,他经常的会跟人有这种肢体的碰撞。因为他有极大的不安全感,所以当别人靠近他的时候,他以为别人是在打他,所以他就去还击。但是当别人再去打他的时候他就很愤怒,而这个时候老师又批评了他,他更加的愤怒。所以一来二去,他内心真的埋藏了很多很多的愤怒。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开始爆发了,开始不听话了,那不是一天形成的。我们要看看在之前的岁月里面,我们到底压抑了孩子多少情绪。我们到底不理解到孩子到什么程度。所以我们看到孩子的那个感受了吗?你曾经教会过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了吗?
我们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自己也往往是不一致的表达,因此我们可能会用一种指责的方式来掩饰我们的愤怒;我们会用愤怒的方式来掩饰我们的担心害怕;我们也会用讨好的方式去掩饰我们内心的那个恐惧,其实这些都是不一致的表达。我们可能指责批评、讨好、甚至可能逃避,都是绕着弯儿走的我没有真实的表达我的感受。所以孩子他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等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怎么样呢,同样用情绪去表达他的需求,而不是用说出感受的方式去表达他的需求。所以就变得变成了要求,妈妈你给我干嘛干嘛,你不干嘛干嘛就怎么样,就会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再回到我们刚才这个案例:孩子说:妈妈,我的铅笔丢了。如果我们大人看到了孩子的那个感受,并且跟孩子的心情在一起。孩子丢了铅笔肯定很难过,他很心疼,那即便你不说出来你有这种心情跟孩子是同频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当孩子在表达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倾听用心的去倾听。用心的去感受孩子的那个感受。然后简单的回应:这样啊,是吗,哎呀,真是太可惜了,简单的去怀疑回应他比你说一大堆的道理要强的多。
说出感受的四个步骤:1.说出你的感受。
2.描述事实。 3.说明原因。
4.提出建议。
做到这几点 跟孩子的沟通就会顺畅,同时给孩子做了一个示范,孩子在今后的生活里,人生里,它就会变成一个什么呢,高情商的人。在做机器人时代,我们该为孩子做哪些准备?那么确实机器人和人有什么不同?机器人不懂感情,可是人是懂感受的。这个就是我们人区别于机器人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所以当今后二十年后我们的很多工作,我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工作都要被机器人取代的时候,我们人该怎么做,我们人就要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出来。怎么培养就在日常里面你看到孩子的那个感受了吗,你真的像对待一个人一样去看待这个孩子了吗,真的像人一样的去真实的去感受自己表达自己了吗,这是中要的一个妙招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
当你看到孩子这个行为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说:“哎呀,他就这样啊,他不该这样,他怎么可以这样呢。”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我们不习惯用这样的方式,但是你要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问题,他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的问题,完全取决于什么呢,家长自己的感受,为什么呢?例:一群小孩儿都在这个广场上跑着玩儿。然后,大家都疯跑,那有的家长,就那么淡定的看着孩子,一点儿事儿没有,而有的家长就喊,别跑了,别摔着;而有的家长就很着急,可别磕磕碰碰,赶紧站起来阻止孩子。所以说,其实孩子的行为是同一个但是家长的感受却有不同。而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他的原因和真相,也就是孩子的四个不同的目的:
1.获得关注。
2.争取权利。
3.打击报复。
4.自暴自弃。
如果你跳出来去看孩子,这个行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孩子这么有意思,他总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来。但是当你现在其中的时候,你就只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而这个四个方面呢,在两本书上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一本是《父母效能培训手册》,一本是《孩子挑战》这本书,大家都可以从里面找到很多案例找到一些方法。可以通过自己的情绪来判断孩子的目的,通过这个目的有针对性的给出自己方法,让自己不纠缠在其中,先看父母的这个感受,他的感觉是什么。(一)在获得关注这个阶段,孩子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获得达人的关注:
1.主动型的孩子,他会非常的活泼、开朗、主动。当她做了一件事儿,她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家长没有看看到没有及时地给他鼓励肯定赞美欣赏的时候,这个孩子开始捣乱了。特别是小孩子蹦蹦跳跳,一次,两次,家长就烦了,这就是主动型的孩子。
2.被动型的孩子,她特别可爱,特别乖巧,比如:他画一张画儿,但是他也不拿去给家长看。就是你一眼,看你一眼意思说:妈妈你过来看看呀,快来夸夸我呀。可是妈妈没有看到。那这个孩子会怎么样呢,就开始变得懒惰,拖拖拉拉,太不反抗,让他做事情他也不着急就是不去做,就是这种软反抗的样子。他们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在获得关注。特别是有了二胎以后你会看到,孩子就会出现各种的行为,突然学习成绩下降,你怎么也叫起床不起来,或者是拖拖拉拉做事情很慢了,其实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给我们说:“妈妈你爱我吗,爸爸你爱我吗”,所以当孩子反反复复地在确认这个爱在要这个爱的时候他哪有精力去,完成他该完成的那些东西;哪有精力去发挥他的潜能。本来生命的设置就是这样的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比我们强,可是为什么表现却不同?所以我们真的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了,我们可能说:我知道他在获得关注,我挺关注她了呀。请问你是怎么关注他的呢?我们回家我们问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行了吗,对不对,今天考多少分儿或者是考了九十八,那两分怎么扣的,这样来问。所以,我们是在用我们的方式去关注孩子了,但是,孩子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请问咱们的爱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请问咱们是不是真正的不论孩子考多少分儿我都爱孩子?是不是真正的不论孩子怎样表现宝妈妈都是爱你?成绩出来,我们就傻眼了是不是?不是成绩不重要,而是我们要知道怎么样给到孩子需要的爱,他在引起你的关注,就是感受不到了你的爱,所以他才用种种的行为,来确认你到底爱不爱我。所以,当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明显的是在获得关注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要忽略这些行为,全然的以你孩子本来的样子接纳孩子,但是做起来很难,因为我们真的能全然的接纳孩子吗,我们能接纳自己吗?你的目标是对的可是你的方法可能出现了问题。首先就是接纳,而接纳的前提是我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有这样几个原因:1.心理层面:比如说有了二宝,大宝会争爱,他感到他的爱不够了。
所以,有了二宝以后要经常对大宝说:爸爸妈妈爱你和爱弟弟妹妹是一样的,妈妈的时间可能被分配,但是我的爱是不会分配的,妈妈还是百分之百的爱你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而且自己心里也真的是这样做。这样想的,不然孩子完全能感受到,因为他是直接通过潜意识来感受父母的那个心的。一定要经常的去做。
2.感觉统合方面:心理年龄和发展年龄不符,照顾者不是妈妈,过度保护,家庭关系不和谐,没有安全感,触觉失调,影响人际关系。步骤:1)全然的接纳孩子:无论怎样我都爱你,要用心。
2)给予关注,鼓励(鼓励五步法),发掘优点。
3)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惩罚和奖励。
一定要真的去做到。
(二)争取权利
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先把你这方的利益写下来,然后全然地去接纳孩子。再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最有利于他的。
(三)打击报复
我们需要特别特别大的改变,重新建立起和孩子的这种信任关系。给到孩子这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才能真正的唤回这个孩子。
(四)自暴自弃
只要父母不放弃这个孩子,孩子还是有希望的,孩子还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呢,我们家长真的是要拿孩子去照一照自己,然后去内心去放下这些怨恨,去真正接纳孩子,有必要去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了。
20181105 D78 情绪会说话三、我们自己有怎样的心里需求
情绪他其实是告诉我们自己有怎么样的心理需求,例:老公回来晚了,我很生气,那你自己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你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当我们真正的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我很担心老公在外面不安全,我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当你真正的知道了自己的需求,然后用说出感受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相信所有的关系都会融合,相信所有的冰冻都会化解,心都变得柔软了。同时交会我们觉察,觉察自己。
当你真真正正的心平气和了,才是真正的接纳了。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变,变是自己。周围都是来帮助你来演习的。而你的导演就是自己的这颗心。因为孩子就是自己内在小孩的一个外在呈现。你看到他那么生气,其实是你自己在生气,你看到他那么悲伤,其实是你自己在悲伤。我们都希望希望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就用孩子这棵这个镜子来照照自己吧,就像是投影仪一样,投影投射出来的那个东西是脏的、是不好的,你难道去擦那个投影仪吗?当然不会你要回到这个投影仪这里来,去改变去修改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当看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认认真真地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过程里面发生过什么事,跟什么人有过类似的情绪,然后逐渐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在的那个部分,然后跟自己在一起,学会真正的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真正的去爱自己。
乐观三部曲:
幸亏没有更糟
我最喜欢的是
我要利用这优势
做个乐观大师
例:幸亏没有更糟:你今天过生日老公的,本来想陪你一起过生日,可是单位突然加班说没有时间有办法出去吃饭了,那怎么办?所以那如果是一个悲观的人,他会说:一年只有一次的生日,竟然不陪我过好过分的太生气了,太委屈了怎么怎么样,然后就沉浸在这里面了。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一个高情商的人,那么你会这样想:幸亏没有更糟,他只是说晚一点回来并没有说不回来了,我最喜欢的是:他竟然不回来了,我有自己的时间了,我喜欢什么呢?也许我可以做个头发,也许我可以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然后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等老公回来的时候呢,我要利用这优势,我用这个时间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特蕾莎诗歌:无论如何】
人们往往不理智
缺乏逻辑性并以自我为中心
原谅他们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善良
人们会指责你怀有自私和不良动机
仍旧善良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成功了
你会赢得一些假朋友和一些真敌人
还是去成功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诚实和坦率
人们会欺骗你
仍然诚实和坦率吧,无论如何
你花数年时间所营造的
有人会在一夜之间将其摧毁
继续营造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找到了安宁和幸福
他们会嫉妒你
依旧欢乐吧,无论如何。
你今天做的好事
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仍然去做好事吧,无论如何
你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再多也不够
继续将最好的奉献给世界吧,无论如何
你瞧,归根到底
这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无论如何
当一个人真正的学会了原谅,学会了放下,学会了忏悔,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城府,才是真真正正的成长了,喜悦了。
感悟:要学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情绪背后的真相,去换位思考,了解彼此的需求,接纳自己、接纳父母和孩子原本的样子,及时梳理自己的(或孩子的)情绪,并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释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