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到了人的智力的遗传性,那个性特征是否也是遗传的呢?
焦虑还是平静,孤僻还是合群,乐观还是悲观……这些特质基本上会认为是环境的影响,比如父母、亲人的教育,学校的教育,重要事件的影响等,基本上不会说这些特质都是天生的。
这背后是受行为主义的深深影响,20世纪后半叶,几乎是行为主义的天下,环境决定论几乎统治了西方心理界和文化界50年。
还有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存在主义强调人的选择,所谓的选择即人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两股思潮深深的印刻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即认为人的特质是环境和选择的结果。
科学家的价值就是在不断的审视既定的定理,通过实验的方式考察其真伪。
明尼苏达大学的Bouchard和Lykken着手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找到了56对未在一起养育的同卵双胞胎,他们很多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兄弟姐妹。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基因几乎是一致的,不同的成长环境为这项实验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他们不仅在长相上极为相似,其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的相似。
这一点与我之前的感受是一致的,即人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生理特质,不仅仅是环境和遭遇的影响。心理咨询只能协助缓解,把相关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不要企图所谓的根除。再者,人的优势还有很多,不要盯在问题上而自我局促,只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坦然的接受,然后再积极的回到自己的内心,探寻自己的热爱,终能在社会上立足,如果机会合宜,照样能做出较大成就。
研究表明,人从事什么工作一般也是基因决定的。这一点要警惕,也就是这里的“工作”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或者说是“热爱”下的选择,而不是仅仅为了挣钱。现在很多人不快乐,至少是工作不快乐,就是因为工作不好找,不容易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或者热爱的工作不挣钱或地位低。
这项研究进一步说明,教育不是培养技工,教育只能展示各种工作,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而不是社会需要或者非热爱的其他目的。学生的热爱不是教师培养的,顶多是唤醒的,或者说激发出来的。这愈发要明白教育是服务性质的,是成人之美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阅读笔记之三)
�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