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刷到罗胖的一个视频。他说意志力又叫心力,是一个稀缺资源,因为容易耗尽。所以要坚持一件事,比如他能够坚持让最小的事赋予伟大的意义。原因简单,心理构建意义。10年坚持,每天逻辑公众号,3652天,每天发一分钟的视频更新。这件事的意义——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成的事。
诗人佩索阿说过一件事,“将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有伟大的意义。”所谓坚持的行为,其内心的密道,就是构建了自我的意义。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2016年暑假都一天和杜老师及其朋友的聚会中谈了一个关于意志力的话题。
老师们谈到了体育锻炼,一方面能够锻炼身体,另外一方面能够锻炼意志。杜老师的观点是体育锻炼更多的是锻炼人的意志。于是,引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意志力是存在的,人能够通过锻炼意志力,达到意志力的增加。我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出发,更加倾向于“意志力”的概念是一个虚假概念。当然,不存在意志力,当然更不用说其的强和弱了。
范老师认为,意志力取决于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人对于事物的取舍态度,决定了人内心的感受。同样的事在不同价值观的人的内心激发的是不同的感受。比如读书,有人觉得是一种受苦,而有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当然,把读书当做受苦的人去读书,需要一种意志力了,还有锻炼也是如此吧。这里,引出的思考是通过享受积极的体验,来改变其对相关事物的认识,从而来调整学生的态度。其着力点,似乎也不是在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吧?以上是第一方面。其次,我觉得,所谓的意志力,其实还是人建立在对于相关事物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一定条件基础上而产生外显的态度和行为。
NLP理解的六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系统(使命),身份,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前面三个属于深层原因,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管理和沟通这三个方面的是深沟通,深管理,后面三个层次是能够看到的,也是浅层原因,属于浅层管理和沟通。上面的层面决定下面的层面。下对上是影响,上对下是决定。
所以,要改变行为,最根本的管理,是系统,也就是精神,愿景,然后是身份,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概念,再后面是价值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如罗胖说的,要坚持某一件事,就是在心中建立一个秘密通道。这让我想起了2023年底阅读欧文亚龙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这本书的时候,也发现了亚龙的相关论述。就是建构人生的目标感,意义感,这是根本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