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李清照诗传》有感

读《李清照诗传》有感

作者: 致敬诗与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1:58 被阅读290次

           

    读《李清照诗传》有感

            对李清照的初浅认知,仍停留在读书时,语文课本上仅学过的寥寥数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或是偶尔有烦忧之事,就会借用她的那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常顾自猜想,这位才女为何总有化不开的孤冷与悲愁。

            直至最近闲下来有幸拜读她的传记。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年间,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个大学士,从小受家庭文化熏染,饱读诗书。

            在当时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选择的不是女红等事,而是读书识字,填词作诗。如那一首: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除了诗词,其实最让我羡煞地还是李清照与赵明城的爱情。可谓是志同道合,两情相悦,情意缱绻,患难与共。

            赵明城喜欢研究金石字画,李清照予以帮助,李清照喜欢填词作诗,赵明城也偶有应和。他懂她的悲喜,她亦知他的冷暖。虽然后来几经波折多有离合,仍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读《李清照诗传》有感

            我想真正的“门当户对”,不仅指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要相当,更重要的是,男女双方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等各方面也不相上下。自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最好。

            婚姻里,若两不相知,必然两处神伤。

            赵明城死后,她晚年所托非人,张汝舟走进了她世界。婚姻里,儒雅的面具下是丑陋不堪的灵魂。

            他嗜酒,流连风月,暴力,让人深恶痛绝。

            要知道,古代女子孀居再嫁必遭世人唾弃,休书也由男人主导。而她绝非寻常女子,不仅再嫁,还一纸状书告上官府,才得以脱身。

            婚姻里委屈求全的女人比比皆是,她们忍辱负重,听天由命。而李清照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女性,走在人群中,却似独行天地之间,纵然身影寥落,也傲笑红尘。身为人间客,仍活出了真性情。

            我也特别欣赏她率真孤清、忧国忧民的情怀。江山尽失,权朝男子避居江南,畏畏缩缩,一味求和,作为北宋子民的她激愤难平,亦写下《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人生足够丰富。所有的年华,她都不曾辜负。她吟风赏月,以情怀度日,送别从前;她倾心爱过,若可以,愿生死相依;她飘零辗转,惝恍流离,都淡然走过。

            这个年华如诗的女子,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划着一叶扁舟,漂向荷花深处,回眸一笑百媚生。

            我欣赏李清照,不仅是因为她的诗词优美,字字珠玑。还有她那不受外界所扰的心性。这也是我顿悟以后努力去找寻的。于书山文海之中,做最安静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清照诗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xa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