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去某矿检查,发现此矿有一个奇葩规定:停车要按颜色停车。东西向停白颜色的车,南北向停黑颜色的车。好好的一个广场被整成了二手车交易市场。而且我还惊奇的发现此矿里没有红黄蓝绿颜色的车,难道有颜色的车不让进矿吗?
按颜色停车的停车场这让我想起去年全国风靡一时的“统一店招”运动,简直是就是一场灾难性的中国社会美学泥石流。
统一店招的街道我们都知道城市中各自肆意张扬的店招恰恰是这个城市迷人的地方,是一个城市烟火气最直观的体现。看看台湾、香港、东京的街道,每一家的店招肆意张扬的探出头来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城市标签。
东京的街头再说说国内的旅游区,完全就是复制粘贴,连人群的样貌都是相同的。之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懂了,喜欢流连于这种地方的人本身就无闪光点,当然都是一种模样。
那为什么我们的处女座领导们偏偏喜欢整齐划一的城市呢?这要从我们近几年的审美说起了~
我记得和白冰曾经聊过,中国人的审美很低,而且还有一个规律,就是整不好就整多一些,再不行就做大,再不济就刷红。你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是个例子,中国人只觉得自己做不了的就是好的,牛逼的。场上几万个人能做出一台电脑就能做出的效果来,就可以把全国人民整高潮喽。相对于伦敦奥运会的狂欢场面,我们简直就是一场盛大的广播体操。
08奥运开幕式说道审美就得聊一聊梵高。梵高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掩盖了我们美育的失败。
正儿八经懂美术的人很少,但知道梵高的人却很多,即便是街上的大婶也能和你唠叨几句“梵高割耳”与“岳母刺字”之间的间接联系。
因为,相比于其他艺术家,梵高集齐了选秀节目成功的所有元素。
一、名字好记,你看,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则是反例。
二、身世悲惨,穷,还有病,性格孤僻。
三、作品辨识度高,独特的色彩运用,近乎癫狂的笔触。
但大部分人对于梵高的理解也仅限于此,我们暂将他们称为“百度型粉丝”,意思就是依靠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百度百家来建立偶像知识结构的一群人。要命的是,他们其中很多人分不清梵高和蒙克,一直把《呐喊》错认是梵高的作品。
蒙克的《呐喊》而懂一些美术的“专家”们喜欢把梵高归为后印象派之中。我很反感分类,干嘛要把艺术、文学都装进瓶瓶罐罐里,还贴上标签,这种行为就像把人分为党员与群众一样无聊。如果非要给梵高分一个门派,倒不如叫“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怎会还在人海里浮沉高更你是天使中的魔鬼送我心碎的往事派”。
《麦田里的云雀》以这幅《麦田里的云雀》举例,梵高采用了修拉与西涅克的色彩分割理论,又用印象派的短促笔触来刻画色彩的变幻,但梵高后期的作品造型是非常粗犷的,譬如,这幅《麦田群鸦》。于是,人们就把他划分到了后印象派。
严格来讲,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画派,他们之间不是团体,梵高和塞尚也没有联合开过画展,更没有写下任何宣言,只是两人都脱胎于印象主义又有着共同的创作倾向。
设想,梵高如果没有早逝,也不是只要高更一个互粉好友最后还取关的画家,他依靠粉丝续命活到了100岁,他的画风也经历了多次转变,那么,无聊的学者是不是得追在屁股后面,给他老人家分类。
《麦田群鸦》最后,说说《麦田群鸦》,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大脑里不禁就会浮现出梵高用刮刀横扫画布,绘出乌云翻卷的天空和一任狂风撼动的麦田,看上去就像一块发红的疮疤,急促而苍劲的黑色线条,画出在波浪起伏的麦田上低掠而过的乌鸦。
很多人猜测这是梵高精神接近癫狂时的作品,因为它给人一种阴郁、不安和窒息感,仿佛作者在竭力宣泄心中的孤独与压抑。
其实,也可能是我们过度夸张了梵高的激情,而忽略了他内心的理性与平静,哪怕只是短暂的。
如果细心观看,我们能看到在这幅画里,梵高用黑色和湖蓝色区分了天空的远近,而天空中的两块白云,看似随意,其实大小不一,明度不一,因为一块处于画面中心和近处,另一块则是远方。另外,这两点白色也让画面增添了生动,减弱了过分利用对比色带来的强烈冲突,让画面的整体有一个走向和谐的缓冲。
去年在清华美术馆见到梵高真迹,梵高独特的笔触,如果只是看印刷品或照片,很难发现梵高笔触的秘密。他在描绘天空时,笔触是从左上向右下,土地上的笔触则是从左下向右上,如果横向观看,天空与大地都是从左向右,保证了画面的统一,若是从上向下看却是相反,恰好形成了画面的中心。
借用陈丹青老师的话,观画之道不能只在意整体,而忽略了局部。一部伟大的画作,它的局部一定包含了大量讯息与细节。我们一定要从局部中发现惊喜,就像从电影里找到彩蛋,从相声中听懂包袱,这才能收获喜悦,读懂画者灵魂深处的精神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