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成熟还是成年后幼稚?小时候总觉得长大了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把失去的通通弥补回来。成年后的我反而做不到儿时的自律,好比说就基本的一日三餐我好像也没按时完成。成年的我拥有了自由的同时把生活过得了一塌糊涂。
文艺风正好赶上高考的列车被推上了一个新的舆论氛围,网上也相继发表了许许多多关于高考的文章和段子。有励志的、有感恩的、也有失落的,有欢笑、有“奇迹”、也有“失策”。每当我看到这些文章和段子心中略有感触,自己也是过来人其中的苦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当我决定为考生写点什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似乎无从下手了,文墨犹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提笔数时,纸上无墨。
手机的傀儡离开手机我似乎活成了一个“三级残废”的人
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不仅是机遇还无形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当我敲打着键盘的时候我似乎已经想不起来多久没有拿起笔写字了,记得有一次我在翻译,我把大概的内容先翻译出来想着完成后再整理一遍。可是写着写着有些简单的字竟写不出来了,而且其中的还有些错别字。反而是通过手机的输入法才能写出来。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手机输入法取代了一笔一画的书法。
离不开“你”
聚会中的你现在有许多关于出轨的新闻,外面有人了?要说外面有“人”、我估计我的那个“情人”就是你了吧?初恋的味道,却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怀。
“早晨”起来揉揉眼睛看到的第一眼是你,打开你为我准备的“早餐食谱”。边享用营养早膳边欣赏着优美的音乐美好的一天仿佛正要开始,也许这就是你爱我的方式,总想着让我多睡会。每次起来已经是巳时,早午餐后想着做点什么,复习?默写?做作业?不不不,脑子根本不听我使唤的。旁边的你一条一条动态的闪着,把我的灵魂又一次勾走了。有时候我也试图的去摆脱你,不理你、不给你钱、不给你吃,常试了无数次,最后妥协的还是我。现在的我对你百般依赖。我找不到原因,我也尝试问过身边的朋友,他们给我的方案是自律。全国人民似乎都“做不到”的事情何以见得我就能做到啊。就连我那老父亲也是经常玩着他的“情人”啊。
偶尔还会带你去做美容、给你买新衣裳,也不知道是你陪我过的每个节日还是我陪你过的每个节日。就跟那歌里唱的“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往后余生,我只有“你”。
“情书”变成语音
语音时代
微商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时代的变迁。
近年来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的往微商的方向发展,打开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微商广告。但我并没有排斥微商,反而很佩服他们即能赚到钱又能兼顾到家庭。还能把科技的产物运用得淋漓尽致。而自己却除了刷朋友圈还是刷朋友圈。
不过有一点我挺反感的。发语音
有一次我在线问一朋友,因为我看着那个耳环挺不错的就问了她一些细节和价格之类的问题,结果她给我发了好几段的长语音。我当时没听我是个不喜欢听语音的人,过了几分钟吧!我给她发了一段文字意思大概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是靠文字来传播的。”我也不知道自己说得是否有错。只是想表达自身的想法。我这朋友学生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因为家庭条件没有考大学。我总以为她那自带的书香气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看来是我太天真了。
至今为止不管有多么话要说我都会以文字的形式给对方发过去,
丧失写“情书”的能力
心境
前段时间网上发布了许多高考满分作文,其中一遍挺吸引我的。题目是酒,写的是酒但整篇文章里没出现过一个酒字,却把酒描写得出神入化。醉了刘伶,狂了诗仙。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
是否还记得多少年前自己也可以班门弄斧?感觉这个时代的变迁加速了我走向文盲的深渊。500字的短文现在感觉到吃力,一个小时的电视剧眨眼就完。说得出口、写不了手。看过最多的书是教科书,用笔最多的时候是填资料。写过最多的字是签名。以前提笔就来篇文章变成现在连笔都找不到。估计这篇文章也是极限了吧?
除了手机还有亲人究竟是习惯了手机输入法还是懒还是离不开手机?但不得不承认手机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离开了手机我似乎就成了个废人。
劝告:手机再好也得适可而止,人生短暂而美好,不该光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小编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大家千万别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