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悬念的充分运用
《庆余年》的剧情很紧凑,而且留下的伏笔也多,感觉整部剧处处都是悬笔。
第一集没有说明叶轻眉是怎样死的,而且第一集叶轻眉也没有出现,只是出现了一场战争,留下了一个孩子,而叶轻眉是个怎样的人,却是在后面的剧情中,他人的口中得出的,叶轻眉的死因在第一季完结的时候都没有说出来。
而身为男主的范闲,观众怎样都想不到,他只是庆帝和陈萍萍的一颗棋子,而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是被安排好的,陈萍萍和庆帝多次阻止范建去儋州见范闲以及不阻止长公主暗杀范闲,甚至最后范闲去北齐时,陈萍萍撤走所有的黑骑,观众才恍然大悟,庆帝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肖恩相信范闲是他的孙子,从而将有关神庙的秘密告诉范闲,这将对庆国很有利,范闲的这二十年,都是在被计划着的,这让观众可谓是大吃一惊。
而在第一季结局时,身为观众的我们,才知道二皇子和长公主才是一伙的,这让身为男主的范闲也大吃一惊,长公主不是和太子是一派的吗?这可以算是这部剧中最悬念的一幕了,而且也充分运用了突转的手法,剧情朝着观众设想的相反方向发展,看似和范闲交好的二皇子反而和长公主狼狈为奸,并且还利用范闲亲近的人威胁范闲,这剧情的反转突然,然而其中又有道理可循,仔细品味前面的情节,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猫腻。
二、喜剧元素的充分运用
从本质上来说,《庆余年》是一部政治权谋剧,然而,从剧情的前半部分我们却看到了喜剧的部分,小时候的范闲,砸晕了他的师父费介,当他得知费介是自己人之后,他随即冒出了一句“自己人长这么丑”短短几个字,荧屏前的观众笑出了声,而小范闲也圈粉无数。
还有就是范思辙的出场,是自带了搞笑的戏份,小财迷范思辙,在范闲面前算开书局可以赚的钱时,那口算速度惊人,而只要有范思辙在场,搞笑的场面就会賞现,试想,一个工作一天疲惫的人,打开电视,看到这搞笑的场面,一天的疲惫也会烟消云散,这也就是这部剧受欢迎的原因了。
三、形式美规律的充分运用
《庆余年》这部剧,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范闲对林婉儿的爱通过与长公主对比,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在观众的面前,长公主虽为婉儿的亲生母亲,却从不知道婉儿爱吃鸡腿,婉儿也从未和她说过自己喜欢星空,而这些范闲都知道,借助长公主这个侧面人物,让我们知道范闲对婉儿的爱。
而庆帝对范闲这个私生子的偏爱,则是通过庆帝对待太子和二皇子的态度中得出来的,范闲的思想是现代人的思想,他从不跪皇帝,然而,庆帝也从未责怪他,庆帝对待太子的态度都是很凶恶的,从未慈祥过,而且对待二皇子也是爱大声斥责,然而,对待,范闲,却是宠爱有加,从范闲入京都那一刻起,都在保护着范闲,在范闲的面前,从未大声斥责过,这三兄弟之间鲜明的对比,让观众更容易看得出庆帝对范闲的偏爱。
其实,《庆余年》这部剧可以火,还有其他很多的因素,这篇文章只是在美学的视觉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