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地图
美文美图
最新动态
你好,欢迎访问
好美文阅读网
个性皮肤
搜索
网站首页
美文
文章
散文
日记
诗歌
小说
故事
句子
作文
签名
祝福语
情书
范文
读后感
文学百科
美文摘抄
节日文章
名家散文
网名大全
座右铭
口号大全
面试技巧
说说大全
阅读答案
诗词默写
流言蜚语
节日祝福
好句子
经典台词
谚语大全
亲情故事
友情故事
表白情书
工作报告
活动总结
心得体会
专题汇总
美文网首页
佛法修证精华(2)
佛法修证精华(2)
作者:
传统文化精华
| 来源:发表于
2017-02-09 15:22 被阅读0次
佛法修证精华(2)
消耗力量最大的不是体能,是思想、念头、心力。体能多活动有益处,这是两重宇宙,体能在静态是不健康的,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打坐在身体来讲是个大动,不是大静;在心境来讲是静,这是两重世界、两重宇宙,这个道理不通,学佛修道,包你“永修无成”。
身随心转,转五毒为五智是修之核心。转凡夫之贪、嗔、痴为佛之慈、悲、喜、舍是修证之果.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果位的证得在于心理结使的真实转变程度。亦即心行的转变成功是转识成智的关键。
生死的根本原因即虚妄生灭的妄想作用。
修行的检验标准在于究竟解脱自在的程度。
智慧就是大神通。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否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否则“空处难持”。
佛法非常简单、非常明白——“正念一心法”。
正身、正意是修安般的前提要点。
见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证到了就是报身,行愿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间。
永嘉云: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
自性以空为体,以一切相为相,以一切用为用。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 以空寂为体,灵知为心。真心妙用即佛为,认妄为真即众生。
心能转物(精气为物),即同如来。心随物转,即是凡夫。
有着明觉的这个觉醒心,并非由任何物质所造;觉醒心是本自存在的,而且是你自身本有的。这是很容易了悟的万物本性,因为这本性不必在他处寻得。这即是自心本性,而这本性并非由某种可攀执的实质感知者和所感知对境所组成。自心本性使常见与断见的界限边见消失了,在这样的本性中,没有什么需要觉醒;证悟的觉醒境界即是你自身自然清醒的明觉。在这明觉中,没有什么会下堕到地狱,明觉本来便是清净的。在这明觉中,没有什么需要实践的修持,其本质即是自然觉知的。这个本然境界的殊胜见地就在你自身内,这是无法从他处寻得的,你必须如此生起确信。
当你如此了解了见地,并想要将见地运用在你的经历中,那么不管你身居何处,都是你的身体所成的山林闭关隐修地。无论你感知到什么外在显相,都是自性本然生起的显相,也是自性空的空性;就这样让外在显相如实呈现,远离心智概念的戏论造作。本然自性已解脱的显相成了你的帮手或友伴,你已能够以显相为道用而进行修持。于内,无论内心有何变动、无论你想到什么,这些都是无自性而为空性的。想法的种种展现是自解脱的。当你忆持自心的体性时,你便能够将想法作为道用,而且这个修持是很容易的。
最密的建议则是:无论你感受到什么烦恼,要深入直观,于是烦恼便会不留痕迹地消退。如此,烦恼便自解脱了。这是很容易修持的。
当你可以这样修持的时候,你的禅修训练便不会局限在座间而已。由于了解万物都是帮手或友伴,因此你的禅修体验不会变易、本然自性不会间断止灭、行持也是自在解脱的。无论身居何处,你都不再与内在本然的自性分离。
一旦了解到这点,你的物质色身也许垂垂老矣,但觉醒心却是不会老化的。觉醒心清楚了解年轻和年老并没有差异、本然自性超越了偏见与偏颇心。当你认出明觉和本然觉性就存在于自身中,便没有利根器与钝根器的差别了;当你了解那远离了偏见与偏颇心的本然自性就存在于自身中,便没有学问大小的差别了;即使支托着心的这个身体散灭了,明觉智慧的法身也不会止息;当你能让此不变或不动的境界稳固时,便没有长寿或短寿的差别了。
当你了解到轮回的过患,除此之外,无须再往他处寻求老师。当你已经真正把无常谨记于心,除此之外,无须再依靠其他的激励。当你了悟所显现与存在的一切都是自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证悟之道。
若悟自心,即是正见,离颠倒故。《楞伽经》云: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离生死故。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就是说,一切宗教理论都是对的,只是程度、层次的差别而已!
十善业:身业有三:杀、盗、淫;语业有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有三:贪、瞋、痴。要把恶业转为正业。学佛第一步,先修十善业,就是身口意三业。身业属于生理方面;语业、意业偏向于心理方面。以佛学眼光看,我们无论生理与心理、思想行为一天到晚都在犯罪,尤其心理上更严重,要把这种罪恶行为变过来、净化过来,住在身口意绝对清净的生活中,才接近正命的生活。身口意的道理,有三分之二是心理方面;有三分之一属于生理方面,这些道理都是佛经告诫我们的,实际上也是学佛最基本的,可以说非常难做到。一般人学佛只认为打起坐来求清净、去妄念很难,其实并不难。要妄念不起或清净是非常容易的事,反而是要把身口意三业绝对转入正业则非易事。这就是学佛往往会忽略的基本功夫,光喜欢搞那些看似高远的,基本的做不到,高远的也达不到,要身口意三业转入清净几乎不可能,但不是绝对!不可能怎么学佛?学佛就是要把它转过来,不能转就是没有做到。
众生因为三毒引发种种烦恼,有三个层次,基本上是阿赖耶识种子带来的,下意识中有三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是一种,引发另外二种,即小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而归纳起来有八十八结使。这些结扣在心理上或下意识中,自己也检查不出来。把这些结使一个个解除了,才叫解脱、才叫悟道。
《大智度论》: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慈心为首,神会含灵”是讲禅宗悟道的境界“与众物而同光,为万有之根本”,
见到自性“如摩尼宝珠”。摩尼是梵文,有珠宝、离垢、如意等译名,《涅槃经》说:“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仁王经疏》还说: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满足故。以无心为心,以万物之用为用,以万物之心为心。
真正达到了同体大悲,心物同用,自然相对地呈现在色身上。肉体本身每一寸肌肉、每一个细胞的光明都出来了、都变现了!这已不是一般所谓的“相由心转”,而是彻底地心相一如了。所以佛的色身可以放光动地,“对现色身而令发明”,就是透视了这个道理。
故山原及诸草树,无不回转向王礼敬,陂池泉井及以河海,悉皆腾溢注王前者,以智境大慈法合如此。若众生情识所变之境,即众生不能为之,如莲华藏世界中境界,尽作佛事,以是智境非情所为。故圣者以智归情,令有情众生报得无情草木山泉河海,悉皆随智回转,以末为本。 故知得法界之妙用,用何有尽?从真性中缘起,起无不妙。则理无不事,佛法即世法,岂可拣是除非。事无不理,世法即佛法。宁须斥俗崇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佛法修证精华(2)
本文链接:
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ziittx.html
延伸阅读
那年盛夏诗歌
环境监察队工作总结范文
优秀教师学习心得范文
华胥引的读后感300字
《Its red》教学反思范文
农资购销的合同范本
竞选中队委优秀演讲稿
辞金蹈海的成语解释
《世纪宝鼎》公开课教案设计
因为爱你,所以牵挂
今生今世红尘醉——美到
一个90后的内心独白
致已逝去的高中年华
深度阅读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阅读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情人节
母亲节
重阳节
清明节
端午节
植树节
元宵节
妇女节
愚人节
圣诞节
父亲节
教师节
儿童节
劳动节
青年节
建军节
万圣节
平安夜
光棍节
中秋节
国庆节
感恩节
腊八节
更多话题
栏目导航
摄影
故事
互联网
读书
旅行
热点阅读
无标题文章
如何做愚人节微信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妇女节微信活动策划:教你怎么用H5游戏做线上活动
初到海口瞎掰
每一场离别都有爱的味道
我的中国梦
男朋友,女朋友
无标题文章
丟失的是钥匙还是记忆
#《大数据架构详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