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汉字解象(1)概

汉字解象(1)概

作者: 徐红钢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11:38 被阅读0次

汉字概的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把木板放在斗斛上刮平,使之符合度量标准。

概,甲骨文字形,是由木字旁和既两部分构成的,木字旁代表那片小木板,既的左边是器皿盛着食物,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吃完了一抹嘴巴掉头而走,说明动作已经完成。

概,表示量米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做好。可见汉语并不是粗暴地刮平意念,刻意地去寻求那种所谓的本质属性,而是用具体的“象”原汁原味地保留住事物的本来面貌。

量米用的升罗

量米器具 小木棍就是“概”

概念这个词,从西方翻译过来,译得颇为高明。概念,就是把意念、念头刮平。这与西方理性求共性去差异化相对应,也就是抽象的方法。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个概字,用一块小木板刮平斗斛上的米,这样一个物件、动作或者说事儿,延伸到观念领域,居然能让人领会把意念、念头刮平这样抽象的意义。汉语思维用的是取象会意的方法而不是抽象的方法。汉字拥有这种神奇的会意功能,能用具象的方式将抽象的意义美妙地传递。

追问下去,具体的象是怎么产生的?也许,拿拼音文字跟象形文字做比较,容易说得更明白些。

拼音文字是用声音(能指)来指称对象(所指)的,用字母拼成词描摹的是声音,例如用 a p p l e 这5个字母拼成一个声音[ˈæpl],这声音本身并没有意义,用声音所指的对象 才有意义。所以主体只有借助声音去指称客观对象才能思维。声音-对象,能指-所指,主体-客体,两两分列,这就是拼音文字思维必定取主客二分的语言学根源。

汉字则不同,汉字的声音不能直接指称对象。如,概、钙、盖、垓……,一大堆同音字,无法仅仅根据声音来确认所指的对象。汉字是象形文字,描摹的是一个形体,比如那小木板;甚至可以是一个场景,比如用小木板刮平斗斛的米。这样被描摹下来的形体或者场景已经不仅仅是它们自身,而是被赋予了意义。造字者在创造概这个字的时候,不是为了告诉你,它所指的对象是小木板,而是借助于小木板刮平的功能,引伸到精神领域,表示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汉字所描摹的是含有意义的象。

相关文章

  • 概象

    人类个体虽是独立存在的,但因在一个共同体中生活,人们拥有一些普遍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懒惰心理等。 有些概象很奇妙...

  • 汉字妙解

    汉字妙解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可解,为世界上其他文字所望尘莫及。 宋代王安石的《字说》中即有“波者,水之皮也”之解...

  • 汉字之妙解

    前些时看了一本书,讲汉字妙解,有几个解释,感觉很有趣,抄来给简友们共享。 值——“人”要站得“直”才有身价。 功—...

  • 2016/12/14 周三

    GET 解汉字达人bug: 0043336 0043340 打包汉字达人/中华成语大赛release版apk并上传...

  • 别解汉字:人

    别解汉字:人 老别 人,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这第一个要诠释的汉字给了它,因为我们后面所要解读的汉字都是在这个“人”...

  • 趣解汉字(六)

    趣解汉字(六) 评论天下(于建华) 中华文化厚重凝练、博大精深,中国汉字奥妙无穷、韵味丰富,仔细追溯一下每个汉字的...

  • 趣解汉字(七)

    趣解汉字(七) 评论天下(于建华) 中华文化厚重凝练、博大精深,中国汉字奥妙无穷、韵味丰富,仔细追溯一下每个汉字的...

  • 趣解汉字(五)

    趣解汉字(五) 评论天下(于建华) 中华文化厚重凝练、博大精深,中国汉字奥妙无穷、韵味丰富,仔细追溯一下每个汉字的...

  • 趣解汉字(二)

    趣解汉字(二) 评论天下(于建华) 中华文化厚重凝练、博大精深,中国汉字奥妙无穷、韵味丰富,仔细追溯一下每个汉字的...

  • 趣解汉字(三)

    趣解汉字(三) 评论天下(于建华) 中华文化厚重凝练、博大精深,中国汉字奥妙无穷、韵味丰富,仔细追溯一下每个汉字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字解象(1)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e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