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很喜欢带妍宝去电玩城的。我也不太喜欢这种地方。一是过于吵闹,二是我不会玩。
我的整个少女时代极少极少进电玩城。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大一的那年圣诞节,在广埠屯电脑城负一楼的电玩城里和小熊哈妹等玩到了学校寝室快关门才踩着天空飘满的小雪花一路抱着兑换来的礼物回到学校。
当然,那些兑换的礼物我的贡献值很低。大部分都是小熊、小圆圆跳舞机等来的。其实也没什么好的礼物。也就是几个娃娃公仔。但是对于当年的我们来说,已是很好的礼物的。
长大的过程是艰辛且忙碌的,包括我的恋爱时光,小米竟从没和我去到一次电玩城。我也竟然再也没时间去到这个地方。
可是最近今年,每到节假日我竟然频繁出入电玩城。因为妍宝以及她的那四个哥哥。每到节假日我是家族的带娃小能手。一车直接将娃拖走。
我其实计划中带娃去的都是爬山、户外游乐场等地方。结果最后因为娃的要求竟然好多次都去了商城,尤其是商场的电玩城。
妍宝从不到一岁就开始喜欢做一块钱投币的摇摇车。不到两岁就开始自己会拿着纸币去超市兑换硬币打弹珠。三岁开始喜欢商场里的各种电玩设备。从四岁开始喜欢夹娃娃机。五岁后开始喜欢扭蛋。今年学会了在电玩城的跳舞机上跳舞。
我是很少主动带她去的。被动的次数也不多。每次看着游戏币如流水般在几个小孩手中消失殆尽什么都没得到或者仅得到几个廉价的劣质娃娃,还一直不停将我当作ATM机取币多次劝说也不离开的时候我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焦虑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968/af99f0b54088949d.jpg)
这种焦虑感除了心疼口袋里的银子,还有对于育儿的焦虑。电玩城里的很多设备都是带有浓浓的赌博性质。我每次看着那些设备前一张张年轻的沉迷的脸,总是会不寒而栗。
电玩城说是未成年人不能入内,但是我看到不管是永旺还是万达或者其他等非品牌的商场,节假日的电玩城永远人满为患,且多数都是未成年人。
这种未成年人的跨度有点大,从抱在手中的四脚吞金兽,到1岁到10+岁的小朋友。这样的大部分是有监护人的。
围在设备前的有一些看上去就十分青涩的面孔。一些看起来是初中生或高中生等都是三五结伴而行,连监护人都没有。在两台模拟驾驶赛车的游艺设备上,两名高中生正在比拼速度。
整个游乐场内包含推币机、捕鱼机、模拟赛车、娃娃机等几十台游戏设备。推币机这种设备消耗游戏币的速度更快,上百枚币可能十几分钟就消耗完了。推币游戏可以获得卡券,卡券可以兑换一些模型类的玩具。
说是电玩城也很适合家庭亲子活动。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同时,电玩城中的游戏也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电玩城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提供了多样游戏选择、刺激娱乐体验、社交互动乐趣、先进技术设备、放松心情解压以及家庭亲子活动等多种元素。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电玩城的独特魅力,使得它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但是不管怎样,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减少并且限制妍宝进入电玩城的次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