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每天晚上,孙女呦呦在等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会缠着我讲故事。我说,讲什么故事呢?
“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吧。”“好的。”
说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小马整天跟着妈妈,一步也不肯离开。有一天,马妈妈对小马说:
“小马,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你能帮助妈妈做点儿事吗?”
小马高兴地说好。
“呦呦也长大了,也要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事情好吗?”“好”回答的很干脆。
马妈妈说:“小马真是个好孩子。你把这袋麦子背到磨房去吧。”
说着,马妈妈把一袋麦子放在小马的背上。
小马试了试,一点儿也不重。就自个儿背着麦子去磨坊了。
从小马家到磨房,要蹚过一条小河。小马走到小河边,看见河水挡在前面,“哗啦哗啦”地响,有点儿害怕了。怎么办?
“问人啊”,孙女回答。“对的”,我夸奖道。
小马往河边看看,老牛伯伯在正河边吃草。小马连忙“的嗒的嗒”地跑过去请问道;
“牛伯伯,水深吗?请你告诉我,我能过河去吗?”
老牛回答道:“水很浅,刚没小腿。”
小马一听,“噢,水不深,那我就过去了,牛伯伯,再见!”
小马“的嗒的嗒”地朝小河跑去。正跑着准备过河,后边有个声音喊他:
“小马,不能过河。”小马停住脚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松鼠。小松鼠蹲在一棵大松树上,摇着大尾巴,对小马说:“小马,水很深,一下去就会淹死的!”
“那,你怎么知道水很深呢?’’
“我怎么不知道呢。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过河,就让大水淹死了。”
小河里的水到底是深呢,还是浅呢?小马没主意了。怎么办?
“回去问马妈妈”,呦呦说。对的,呦呦和小马想的一样。
小马甩了甩尾巴,“的的嗒嗒”地又往家里跑。
马妈妈看见小马回来了,挺奇怪的:
“咦,你怎么又回来啦?"
“河里的水很深,一只松鼠过河被淹死了”
“怎么会很深呢?昨天小驴叔叔还到河那边驮了好几趟柴呢。他说河水只齐到他肚子那儿,挺浅的。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河水的深浅呢?”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又“的嗒的嗒”地来到小河边,小心翼翼地过了河,河水刚没大腿。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
“遇到问题,怎么办?”我问道。
“想办法,自己实践”,孙女回答。“回答的真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学会自己想办法。小马没有自己想办法,走了冤枉路不是?”我一边肯定,一边指出了小马的不足。
“爷爷,我还要听故事。”孙女请求道。明天还要起早上幼儿园,明晚再讲吧。我拒绝了孙女的请求。
这个故事,我小时候就听过,现在再讲给孙女听,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中国民间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既是故事也富有一定的道理,孩子在听故事中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发,一举多得。让她复述可能比较困难,一边讲,一边让她说,她会很高兴参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