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來蘇集》5月1日誦讀內容

《來蘇集》5月1日誦讀內容

作者: 美君 | 来源:发表于2015-04-22 22:15 被阅读0次

    豬膚湯證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下利,下焦虛矣,少陰脈循喉嚨,其支者,出絡心注胸中,咽痛胸滿心煩者,腎火不藏,循經而上走於陽分也,陽併於上,陰併於下,火不下交於腎,水不上承於心,此未濟之象,豬為水畜,而津液在膚,君其膚以除上浮之虛火,佐白蜜白粉之甘,瀉心潤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氣,水升火降,上熱自除而下利止矣。

    豬膚湯,

    豬膚〔一兩〕,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合相得,溫分六服。

    附咽痛諸方,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但咽痛,而無下利胸滿心煩等證,但甘以緩之足矣,不差者,配以桔梗,辛以散之也,其熱微,故用此輕劑耳。

    甘草湯,

    甘草〔二兩〕,右一味,以水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桔梗湯,

    甘草、桔梗〔各二兩〕,餘同前法。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散,

    半夏、桂枝、甘草,右三味,各等分,各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二服,若不能散服,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少冷,少少嚥之。

    [[此必有惡寒欲嘔證,故加桂枝以散寒,半夏以除嘔,若夾相火,則辛溫非所宜矣。

    少陰病,嘔而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苦酒湯,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棗核大〕、雞子〔一枚去黃存留殼中〕,右二味,內半夏,苦酒著雞子內,以雞子置刀鐶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嚥之,不差,更作三劑。

    [[取苦酒以斂瘡,雞子以發聲,而兼半夏者,必因嘔而咽傷,胸中之痰飲尚在,故用之,且以散雞子苦酒之酸寒,但令滋潤其咽,不令泥痰於胸膈也,置刀鐶中放火上,只三沸,即去渣,此略見火氣,不欲盡山其味,意可知矣。雞子黃走血分,故心煩不臥者宜之,其白走氣分,故聲不出者宜之。

    四逆散證

    少陰病四逆,洩利下重,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者,四逆散主之。

    [[四肢為諸陽之本,陽氣不達於四肢,因而厥逆,故四肢多屬於陰,此則洩利下重,是陽邪下陷入陰中,陽內而陰反外,以致陰陽脈氣不相順接也,可知以手足厥冷為熱厥,四肢厥寒為寒厥者,亦鑿矣,條中無主證,而皆是或然證,四逆下必有闕文,今以洩利下重四字,移至四逆下,則本方乃有綱目,或欬或利或小便不利,同小青龍證,厥而心悸,同茯苓甘草證,或欬或利或腹中痛或小便不利,又同真武證,種種是水氣為患,不發汗利水者,洩利下重故也,洩利下重,又不用白頭翁湯者,四逆故也,此少陰樞無主,故多或然之證,因取四物以散四逆之熱邪,隨症加味以治或然證,此少陰氣分之下劑也,所謂厥應下之者,此方是矣。

    四逆散,

    甘草〔炙〕、枳實、柴胡、芍藥,

    右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併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內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此倣大柴胡之下法也,以少陰為陰樞,故去黃芩之苦寒,薑夏之辛散,加甘草以易大棗,良有深意,然服方寸匕,恐不濟事,少陽心下悸者,加茯苓,此加桂枝,少陽腹中痛者,加芍藥,此加附子,其法雖有陰陽之別,恐非泄利下重者宜加也,薤白性滑,能洩下焦陰陽氣滯,然辛溫太甚,葷氣逼人,頓用三升,而入散三匕,只聞薤氣而不知藥味矣,且加味俱用五分,而附子一枚,薤白三升,何多寡不同若是,不能不致疑於叔和編集之誤耳。

    猪肤汤证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下利,下焦虚矣,少阴脉循喉咙,其支者,出络心注胸中,咽痛胸满心烦者,肾火不藏,循经而上走于阳分也,阳并于上,阴并于下,火不下交于肾,水不上承于心,此未济之象,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君其肤以除上浮之虚火,佐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自除而下利止矣。

    猪肤汤,

    猪肤〔一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合相得,温分六服。

    附咽痛诸方,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但咽痛,而无下利胸满心烦等证,但甘以缓之足矣,不差者,配以桔梗,辛以散之也,其热微,故用此轻剂耳。

    甘草汤,

    甘草〔二两〕,右一味,以水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桔梗汤,

    甘草、桔梗〔各二两〕,余同前法。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

    半夏、桂枝、甘草,右三味,各等分,各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二服,若不能散服,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少冷,少少咽之。

    [[此必有恶寒欲呕证,故加桂枝以散寒,半夏以除呕,若夹相火,则辛温非所宜矣。

    少阴病,呕而咽中伤,生疮不能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大〕、鸡子〔一枚去黄存留壳中〕,

    右二味,内半夏,苦酒着鸡子内,以鸡子置刀镮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取苦酒以敛疮,鸡子以发声,而兼半夏者,必因呕而咽伤,胸中之痰饮尚在,故用之,且以散鸡子苦酒之酸寒,但令滋润其咽,不令泥痰于胸膈也,置刀镮中放火上,只三沸,即去渣,此略见火气,不欲尽山其味,意可知矣。鸡子黄走血分,故心烦不卧者宜之,其白走气分,故声不出者宜之。

    四逆散证

    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者,四逆散主之。

    [[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不达于四肢,因而厥逆,故四肢多属于阴,此则泄利下重,是阳邪下陷入阴中,阳内而阴反外,以致阴阳脉气不相顺接也,可知以手足厥冷为热厥,四肢厥寒为寒厥者,亦凿矣,条中无主证,而皆是或然证,四逆下必有阙文,今以泄利下重四字,移至四逆下,则本方乃有纲目,或欬或利或小便不利,同小青龙证,厥而心悸,同茯苓甘草证,或欬或利或腹中痛或小便不利,又同真武证,种种是水气为患,不发汗利水者,泄利下重故也,泄利下重,又不用白头翁汤者,四逆故也,此少阴枢无主,故多或然之证,因取四物以散四逆之热邪,随症加味以治或然证,此少阴气分之下剂也,所谓厥应下之者,此方是矣。

    四逆散,

    甘草〔炙〕、枳实、柴胡、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内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此仿大柴胡之下法也,以少阴为阴枢,故去黄芩之苦寒,姜夏之辛散,加甘草以易大枣,良有深意,然服方寸匕,恐不济事,少阳心下悸者,加茯苓,此加桂枝,少阳腹中痛者,加芍药,此加附子,其法虽有阴阳之别,恐非泄利下重者宜加也,薤白性滑,能泄下焦阴阳气滞,然辛温太甚,荤气逼人,顿用三升,而入散三匕,只闻薤气而不知药味矣,且加味俱用五分,而附子一枚,薤白三升,何多寡不同若是,不能不致疑于叔和编集之误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來蘇集》5月1日誦讀內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gu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