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回到家,在路上,就想到这样一个句子,我不能过河拆桥,它的产生源自于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这本书我看到了一半,其中的精髓已然被我化为己有,但是到后来 ,我就内心起了闲言碎语,又觉得这本书,没什么,于是我赶紧对自己说,我不能过河拆桥。不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呢,还是我容易见异思迁,每逢到一本好书,就觉得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可是每过一阵子又逢到了其它的好书,又成为了自己最喜欢的书了。这样的心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在看书之前,很崇拜,甚至是奉为圭臬,边看边赞叹,真是文笔好,真是博学多识,真是思想活跃,真是思维开阔,可是看着看着,就不能再继续赞叹了,在心里的地位一下子一落千丈,似乎也很平平,好书有的是。
其实,我想说的是,史铁生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能快乐的做一个人。也就是不再追求完美,承认自己的残缺。似乎每个人都在迷雾里,似醒非醒,我更是这样,明明知道不能追求完美。就比如,白岩松老师也是,他突然就明白了人不能追求完美,他是从《道德经》里明白的。我也看似明白,但是时时刻刻却在无意中就去追求了完美。这种要好,要更好的心态,一直持续把持着我,叫我不能自然,不能自在!我的灵魂像是上了枷锁,不能畅快呼吸,因为要更好,更上一层楼。没有什么时刻,是可以停下脚步来。好像有一点消极的意味,但我并不主张一个人一味的积极,时而消极也是必要的。你说呢!
我明白不能追求完美,是史铁生老师告诉我的。我相信,我吸收到了他这一伟大的神谕,进而自在些。
我想,我看到了史铁生在尽力地奔跑,尽力地大声疾呼,尽力地奔走相告,我看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硬骨头,应有的良知。
好久不和作家的灵魂这么近距离交流过了。我相信我已经和史铁生老师的灵魂对接了,我能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坚毅和敏锐,更能感受到他呼吸之间的刚强和勇气。字里行间里透露出内敛和张力。
每个人都是有脾气的,史铁生老师更是这样一个有脾气的人。
我也有脾气。但是我不敢发脾气,不会发脾气,可是史铁生老师就敢发脾气也会发,对艺术发脾气,对爱情发脾气,对人生发脾气。
发脾气意味着有想法,看不惯。我想我从史铁生老师身上学到了另外一点就是学会看不惯。我不能存在即合理地安慰自己全盘接受所有。我似乎也在生活中寻找那些不合理的,不符合人性的事件和空隙,可是我看社会我看世界,怎么还是一片的祥和,也许我的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我的思想的深刻还有待锤炼。但是至少先知道看不惯要发脾气的。要不然,不会发脾气,总是感觉没带脑子。
好吧,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思所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