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陈瑞琳
文/ (加拿大)郎莉 (2020-11-05)
2020年9月5日,应加拿大女作家协会之邀,陈瑞琳为加拿大女作家协会做了一场有关“北美女作家”的文学漫谈。因感叹在漫谈中缺少了关于主讲人的详细介绍,特别撰写此文,与海内外文友分享。
或许因为是女性,我特别喜欢阅读女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当代女作家中,就小说家来说,我崇尚迟子建,她的作品大气深邃,能够震撼我心。在海外女作家中,我喜欢散文家陈瑞琳,她笔下流淌的不是文字,是饱含温度的款款深情。这两位女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生命,热爱红尘,典雅优美的文字情真意切又干净利落。她们都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灵气,令读者感动而沉醉。
2020年9月5日,感恩云端相约,陈瑞琳来到加拿大女作家协会主办的Zoom讲堂,为文学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北美女作家漫谈”文学盛宴。
在整场讲演中,瑞琳老师如数家珍般详细介绍了十几位活跃在北美文坛上的优秀女作家及其代表作,女作家们写作的特点以及涉及的领域。对于她自己,作为一名在北美耕耘20多年的著名作家与文学评论家,瑞琳老师却只字未提,这让我更加对她心生敬意,所以想到要写下这篇文字。
这些年,陈瑞琳的散文作品多次荣获海内外大奖,她已经出版了《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家住墨西哥湾》《他乡望月》《去意大利》等散文集,各地文友纷纷收藏她的经典名篇,在她清澈的文字以及奇妙的构思中感受到她作品的独具魅力。
瑞琳老师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她的获奖作品《他乡望月》:在月儿升起来的时候,在墨西哥海湾的他乡,“墨蓝的天际悬着一弯金色是孤舟在云里悄然地荡着,就让人想起从前的长安那一片依稀的水色了。”这是多么唯美生动的比喻,诠释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现代诗意。
“日子有时滑腻,有时苦涩,年轮在脸上转着,可记忆总不见长。只要听到夏虫在夜里轻轻地鸣叫,我的心便会恍然,以为是走在童年时渭河畔上外婆的村庄里。”日子顺也好苦也罢,刻在年轮里的记忆是抹不掉的生命痕迹,童年记忆中夏虫的鸣唱,也会触动起思乡的情怀,以为又是走在童年时渭河畔上外婆的村庄里。在作者的记忆深处,到处都是故乡的影子。
“什么时候,那个躺在麦秸堆里渴望漂泊的小姑娘,如今却在这他乡的月儿里痴痴地恋起懵懂的童年?曾几何时,岁月的斑驳浸溺在这清幽的光里竟幻出一道道生命的五彩?”当年那个五岁时被放逐在农村生活的小瑞琳,穿件花裙子也要被追打,孤独得只能跟圈里的猪说话,苦闷得恨不得让火车碾过自己,坐在河沟里盼着让大水冲走。可是,在他乡的月光下,以往的一切悲伤不仅化作了幽幽的思念,而且竟幻出一道道生命的五彩。苦难,是上天最深切的祝福,只有经历过苦难,才更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奇迹。
关于瑞琳的成长故事简直就是一个时空变幻的奇迹。她五岁上小学,连跳两级。贫瘠的童年,靠唱歌跳舞不仅换来馒头饱腹,还换来牡丹花在外婆的村庄里芳香扑鼻,可谓是苦中作乐。
这个曾经在农村度过艰难时光的小瑞琳,苦难并没有把她压垮,反而养育了她。她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在苦难中变得更加善良与善解人意。在瑞琳老师的获奖短篇小说《花祭》中,可以深切地感到瑞琳老师在苦难中的人性升华,在每一处受伤的伤口开出了滴血的花朵。
很多读者都认为短篇小说《花祭》是瑞琳老师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的小女孩渭渭很大程度上就是小瑞琳的化身。忍不住分享几处小说中的片段:
“魏渭走进了花海,靠近池塘,原来是一片沼泽,还连着一条幽幽的河。魏渭就坐在那里,她想象这河水该是流自密西西比,水中也许有传说中的恐龙后裔鳄鱼的出没。突然,她看见一只断翅的大雁凌空飞来,正落在远处的一截松木桥边,隐隐地传来凄凄的哀鸣之声。那桥是古老的断桥,许是当年雷雨相劈,魏渭顿时有些恍惚,她想起了小姑娘燕燕的笑,想起来万里之外四十年前的那段故事。”
童年就懂得恐惧又想到死亡的孩子该是经历了怎样难熬的痛?“外公、外婆的病越来越重,他们不能照顾渭渭,渭渭也照顾不了他们。渭渭想找一条火车路,或者让火车把她带走,或者就让火车把她轧死。可是她在那条通往县城的土路上走了一个上午也没有见到火车的影子。她看见路边高高的水渠,爬了上去,里面是干的,她想如果突然来水,她就跳进去,也许能淹死,于是她就坐在水渠里等。天空是正午的太阳,有点热,水渠两旁直挺挺的白杨树被风吹得哗啦哗啦响,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天快累了,渭渭并不害怕,她决定躺在渠里听知了叫,那叫声很拼命,好像要撑破云天,渭渭就在这叫声里睡着了。”
躲过一劫的小渭渭回到了城里念书,她在中学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个封禁的图书馆,那时的“渭渭读小说已经上瘾,沉迷而无法自拔,她每天准时向暗室里的老头报到。在老头的指点下,她己经读完了五、六十年代所有被查禁的当代小说,从《红岩》到《红旗谱》,从《苦菜花》到《林海雪原》。有一天,老头高兴地看着渭渭,说:”我的小宝贝,你现在可以读大作品了!“他攀上书架的顶部,取下一部书来,用牛皮纸包着,交给渭渭:”这部书你不要急,慢慢读,一个星期以后还我。”
一个星期过后,渭渭不能还老头的书,她病了,老头交给她的这部书叫《红楼梦》,小说中的林黛玉死了,渭渭也感觉自己死了一回。高烧中,她说着梦话,“我要见老头,我要还书。”妈妈把她摇醒:“你要见那个老头?”渭渭睁开眼:“妈,把我把桌上的书还给你们学校地下室的老头!”“啊,你跟他交往?”妈妈大惊;“你知不知道,她是戴帽右派,永远摘不了了,一辈子改造,没人敢跟他说话,也没有女人敢嫁给他!”
“就在渭渭已经读完《安娜卡列宁娜》和《高老头》的时候,地下室的老头因肺癌晚期住院了,原因是吸入灰尘太多,有常年不见阳光。再靠近太平间的病房里,只有渭渭黄昏时陪伴着他。老头幸福地眯着眼,对渭渭说:“答应我一件事,以后如果有机会上大学,一定选读文学,这样我才死得安心。”渭渭点头答应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从小说里老头的预言中,我们想象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十三岁发表小说,十五岁考上大学的瑞琳,她选择了自己最爱的文学,感觉就是冥冥中那位“老头”的祝福。
正当瑞琳在高校的讲坛上进军学界、并准备再读文学博士的时候,她的先生却得到了去美国留学深造的机会。瑞琳不得不面对人生的又一次重要选择。
心中有爱的人都是肯于牺牲自己也要与心爱的人风雨同舟,哪怕是前面布满了荆棘。在美国的日子里,瑞琳没有当甩手的“陪读夫人”,而是用自己柔软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端过盘子,卖过自己包的水饺。当她看到一份中文报纸上写着“拿起笔,你就是作家“时,瑞琳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这句话点燃了她蕴藏在心中的梦,她看到了诗和远方,看到了生命在异国他乡的希望。
为了心中这股热爱文学的火,瑞琳办过报纸、办过杂志,开过书店,做过电台节目,同时她日夜兼程笔耕不辍。此间她担任美国休斯敦《新华人报》的社长,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的会长,还兼任中国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
“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我们为这一明确的目的而忙的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白驹过隙,时光流逝,当年那个感到前途茫茫、不知路在何方的瑞琳,二十多年埋头著书,忽然弯腰抬头,已成为海外文坛的扛鼎作家。中西文化深厚的功底,巧妙的行文构思,使得她的散文游记别具一格,既有引经据典的学识,又有中外对比的思考,夹叙夹议着名人与历史,时而联想到童年的渭河畔上,转眼又回到了墨西哥湾,这些深深刻在骨子里的层层记忆,以及那些融在血液里的丰富情感都在瑞琳的笔尖下流淌出来。
除了辛勤创作,更让人感怀的是瑞琳总是慧眼识珠,挖掘出许多优秀的海外作家。例如她最早提出“海外新移民文学的三驾马车”,论述了著名作家严歌苓、张翎、虹影在当代文坛的意义。瑞琳老师撰写的《横看成峰侧成岭—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文学评论选》等,向海内外介绍全球的华文作家及其作品,真是呕心沥血,不惜为人做嫁衣。
为了推动海外的华文创作,瑞琳老师到处“春风化雨”,鼓励文友投身创作。她还编著了《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评述》、《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等重要文献资料,向国内学界介绍了很多优秀的海外华人作家,极大地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她也因此多次荣获文学创作及评论界大奖,被誉为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开拓者。
2020年,在冠状病毒肆虐的日子里,瑞琳老师连续发表了上百篇的《瑞琳读书》系列,深受读者喜爱。她介绍的书籍与作家,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她亲自录制的《瑞琳说》节目更是风靡网络,她“说”了好多著名的华语作家,她那甜美的声音,独到的见解,让听者纷纷上瘾。在明媚的早晨准备早餐的时候,耳边听着瑞琳老师悦耳的声音,忽然就认识了那么多闻名遐迩的作家,仿佛自己就站在文学殿堂的中央,这样的感觉真是太美好!
在北美,有很多成就显赫的文学社团,加拿大女作家协会则比较年轻。作为一个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的非盈利文学团体,两年来出版了会刊《四月天》,同时在Zoom上坚持做文学公益讲座。女作协会员一直喜欢读瑞琳老师的文章,这次邀请瑞琳老师做主讲嘉宾,没想到,瑞琳老师立刻就答应了,她精心准备的讲演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加拿大著名评论家林楠先生在他记述瑞琳老师的散文中写道:“关于陈瑞琳,她的散文及评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美文坛就广受瞩目,但是她流动在海内外的鲜活影响力却是另一道奇妙的文学风景线。她似乎有一种生命能量,在其存在的时空磁场内卷起一个个旋风,带动起一股风潮,发出自己源源不绝的磁波荡漾……”
真的就是这样,这次瑞琳老师在加拿大女作协主办的文学讲座上畅谈北美女性写作,立刻就在女作协里带动起一股创作的浪潮。相信瑞琳老师那股热爱文学的激情以及为文学事业倾情奉献的精神,将感染更多的文友投身创作,在海外涌现出更多的华文文学创作重镇,共同迎接汉语文学全球开花的文学春天。
以下为陈瑞琳老师:
作者简介:
郎莉,女,满族,辽宁沈阳人。一九七七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任妇产科医生五年。一九八八年出国,历经打工、留学、经商,二十三年房地产经纪人,获终身成就奖。著有《郎格格温哥华卖房记》,作品发表于多家中文报刊,并被收录于浙江文艺出版社《家国四十年来》、香港《文综》、美国《北美中文作家作品选》等。2018 年11月创建加拿大女作家协会,任会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