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光速测量
对光速的测量很早就发生了,伽利略就曾经试图对光速展开测量。如图4-3所示: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伽利略和他和助手各持一盏马灯,分别登上了相聚1.6公里的两座山峰,马灯上各安装有一个活动挡板,当伽利略滑动这个挡板时,就可以快速打开或遮挡马灯发出的光线。
伽利略的实验过程如下:自己先把马灯前的挡板去掉并记下此刻的时间,等待马灯的光发射一段时间到达对面的山顶后,在助手看到自己的灯光的一瞬间,立刻也把马灯的挡板撤掉,等对面山顶的灯光发射一段时间后,就会传到伽利略的眼中,此时伽利略可以记下此刻时间,由于光线在两座山峰之间先后传播了两次,因此用两座山峰距离的2倍除以时间差就可以得到光的传播速度。可惜,这个实验的原理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由于光速实在太快了,用人的手来操作挡板控制光线又太慢了,因此实验在操作层面难以成功。于是,当时的伽利略被迫承认,光的传播似乎并不需要时间,光速也似乎是无穷大的。
然而,后续的天文学的观测却发现,光速不可能是无限大的。1728年,天文学家布拉德利就发现,随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几乎所有的恒星都在发生有规律的晃动,虽然晃动的幅度非常小,但是仍然可以被清晰的观测到,这就是著名的“光行差现象”。如果说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证明了地球在自转,那么恒星随季节晃动的这一现象就只能证明地球在公转。为了准确的理解这种现象,布拉德利给出了经典的雨滴模型:
如图4-4所示,如果我们静止站立在无风的大雨之中,就会发现雨滴是垂直于水平面降落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雨中行进,就会发现,雨滴是朝向我们的斜后方落下的,因为我们在雨中前进时,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参照物,既然自己在前进,那么雨滴就会在竖直向下运动的同时附加一个向后的速度,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同样,当恒星的光线发射到地球时,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它就会携带我们在恒星的光线里穿行,于是光线的方向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偏转。
在雨滴下落的过程中,雨滴倾斜的角度完全取决于雨滴下落的速度和我们行进速度的比值。与我们行进的速度相比,雨滴下落速度越慢,雨丝倾斜的角度就越大,相反,雨滴下落的速度越快,雨丝倾斜的角度就越小。而如果雨丝的速度是无限大,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受到雨丝的倾斜。同理,当地球携带我们在恒星光线中穿行时,光线的倾斜角度完全取决于光速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比值,如果光速有限,我们就可以发现光线的偏转,反之,如果光速无限,则我们就无法发现光线的偏转。结合光线偏转角度的大小和地球公转的速度,也不难计算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经过布拉德利的计算,光速约为30万千米每秒。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由于机械加工精度的提升,更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有望设计制造出来,从而使得光速的精密测量成为可能。1849年,法国科学家菲索终于在地面上完成了对光速的测量。如图4-5所示:菲索首先架起一个巨大的齿轮,并通过重力装置让齿轮均匀而高速的旋转,齿轮的后方摆放着一根蜡烛,烛光可以通过齿轮的缝隙照射出去。而在齿轮前方8公里以外装有一面反射镜,当烛光到达反射镜以后,会被重新反射到齿轮所在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光先后经过了16公里的距离,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与此同时,齿轮也会旋转过一定的角度,如果齿轮恰好经过了半个齿,则反射回的烛光就会被突出的齿条所挡住,而如果齿轮恰好转过了1个齿,则反射回的烛光就可以再次通过下一个齿缝,从而被后方的望远镜观察到。经过反复测算,菲索发现,光速的确约为30万千米每秒。
与此同时,电磁学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1873年,麦克斯韦出版了电磁学的奠基之作《电磁通论》。依靠一组世界上最优美的方程组,麦克斯韦预言:随着时间的变化,磁场的变化会产生电场,电场的变化又会产生磁场,当电磁场不断循环反复震荡起来以后,电磁波就会像水波一样传到四面八方。1888年,这个迷一样的电磁波被赫兹的实验所捕捉。由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只取决于真空介电常数和磁导律。根据计算,电磁波的速度同样约为30万千米每秒。这样神奇的巧合使得赫兹断言:光是一种电磁波!经过后续大量的实验证实,光的波动理论在科学界达成了共识。
既然光的波动理论已经得到了理论和实验的证实,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寻找光的传播介质“以太”了,况且光行差现象似乎已经预示着,地球似乎真的就在某种介质中穿行。然而,寻找以太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