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⑥,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ou 四声)⑧;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⑥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
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孟子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其实还是不外乎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问题,只要这两手都抓住了,国无论大小都可以发展壮大,因为,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