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

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

作者: 燕红很忙 | 来源:发表于2016-05-02 10:36 被阅读795次

    导语《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这篇文章是"知乎一小时”系列,第一财经周刊助理总编辑徐涛的作品。拜读完后深受启发。同时也有较多的感想,于是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发布出来。让优秀的作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以下是读书笔记的具体内容。

    2016.04.27 周三,在知乎上看到“一小时”系列电子书。标题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立马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点开看了这本书的简单介绍。发现这应该是我喜欢读的书,于是就下单买了。前后花了两天的时间,通读+精读,读了两遍。

    这本书虽然很薄,但是却是最新写下的,关于教育很前沿的思考和观察,非常值得一看。而且跟我一直想要描述清楚的教育的模样是非常相似的。

    1、文章中有谈到,作者在硅谷的这几年,正好是教育创新不断涌现的几年,硅谷的老师们渐渐开始拥抱创客运动,动手项目,网络课程,创办不同于传统观念的学校等等。
    作者谈到,她的这些采访让她看到,美国人对教育也有深深的焦虑,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教育制度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教育制度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技术正在比以前更快的改变世界,目前的教育制度如果不做出改变,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无法适应未来那个未知的世界的。

    感想:
    之前看过一本书,《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读完之后觉得美国教育真好,那么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自我的成长。而中国在这方面是异常缺乏的。以为美国的教育不会有这样的焦虑。但是看到作者的这段话,就会感叹,美国的教育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这就要追溯到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从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中去窥见整个世界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2、作者在《孩子的未来》这一章中谈到:
    “先问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为教育操碎了心?
    简介的回答是,因为想要孩子在成年后活得更好。
    但我们确信自己对十几年后的世界有正确判断,因此有能力给孩子们指出最合适的教育路径吗?“
    然后作者就举例说明中国家长对孩子未来就业市场的看法。十几年前的看法与现在的看法对比。

    感想:
    在阅读这一段的时候,我想到了更多一个维度。“因为我们想要孩子在成年后活得更好”
    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
    首先,我们并不知道等孩子长大以后,也就是十多年以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们或许也给不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指示。
    再者,不管是依照现在的就业市场看法,还是自己判断的未来的就业市场的看法,我们认为是好职业的,就一定适合孩子吗?我们认为是不好的职业的,就一定真的没有市场,真的就不适合孩子吗?
    作者可能更倾向于描述教育给到孩子的,而忽略了,孩子想要的。
    其实孩子作为新生的事物,以后的世界会慢慢的成为他们的世界,我们将会退出人类的舞台,可能孩子会比我们更加能够预知未来,而且也只有他们自己更懂得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才才会让他们活得更加快乐。
    我们教育要做的,就是把现在这个世界更好的展现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充分接触到现在这个世界的不同的方面,过程中引导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热爱的,学会如何做,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后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我想,这样的教育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这十多年的变化那么迅速,我们还是这样过来了,我们还是能找到工作,也有人因此生活的很好,比父母过的都要好。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担忧太多。
    不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确实需要更加跟上时代的步伐。

    3、文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其实,除了职业围棋,每种职业都在或者即将被技术所改变,有的会彻底消失,有的会要去从业者具备新技能,而有的职业或许将是全新出现的。
    我在上学时,可从来没有想过微信上一个网红会比一个成熟急着更有号召力--这是网络社交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颠覆;我在两年前也不曾想到,虚拟现实的眼镜会这么快地面向消费者出售,而我这个记者真的思考在VR上新闻将如何呈现。
    当然,大家更加熟悉的是,滴滴和优步的出现,会让每个私家车主都成为出租车公司的竞争对手,抢走他们的生意。

    感想:
    试想一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谈一下网红。网红之所以能出现,前提的条件是互联网的廉价获取和大众应用,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人,通过社交网络的方式传播自己,因此在虚拟的网络上聚集了一大批的粉丝。然后慢慢才有了网红。
    怎样的人会成为网红呢?很快速的学会使用互联网的人,而且她传播的内容,是那些同样使用互联网的人所感兴趣的。
    所以,可以说,互联网挑选了某些特质的人,来到了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
    对于之前的世界来说,互联网是新生事物。至少是拥抱新生事物的人,才有可能在互联网时代成为网红。而这些拥抱新生事物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当然也包括很多年龄大但是心态年轻,依然喜欢新生事物的人。
    再看看滴滴。能够抓住这个变化和机会的都是哪些人。
    首先他们都是有车一族。其次,他们都会使用智能手机。再次,在滴滴和优步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他们看好,或者至少是看到有这种赚钱的方式,最后,他们选择尝试一下。
    于是,他们就成为了滴滴和优步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司机,如果他同时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他就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斜杠青年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为我们的孩子担忧呢(虽然我还没有孩子,囧),他们就是未来的预言家。只要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同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了解这个世界的现有的东西;只要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他们就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他们乐在其中的世界。
    而且,有些东西,还是没有变。例如,“你要努力积累资源”这个说法没有错,不管是物质资源、人脉资源还是知识资源等,总之,你得有你的核心优势资源。

    4、有一段谈到一个辍学的美国加州的女号,她因为在大二的时候感到困惑,因此休学,但后来她就再也没有返回学校了。
    在和她交谈时,你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乐观,兴趣广泛,充满好奇并且精力旺盛的女孩,更打动我的是,她善良,总是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自己所受的教育产生困惑。上大学后,她每年的学费在4.5-4.9万美元之间,但学到的知识在她看来却是陈旧过时的。
    我觉得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既不能满足我的兴趣,也无法在我毕业后帮助我找到一份好工作,一想到付出的时间和金钱,与我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不成正比,我就很苦恼。她向我抱怨道。
    休学后的最初几个月中,她每天只是看看书,或在网上查找和创业、技术有关的演讲。她创建了一个叫Eduventurist的博客,专门 采访那些同样冲高校退学,正在寻找自己学习路径的年轻人遇见的人越多,她就越知道用友这些困惑的人不在少数。

    感想:
    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跟我想法那么类似的人。
    回想当时大学里对于上课的反感。先不说课本的陈旧,跟不上最新的研究。教授们就是照本宣科,按照课本的知识,给我们讲解一遍。但其实只要花点功夫和时间,那些概念性的东西,自己看看书,或者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内容,自学就可以学会。而学会这些东西,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之后,就算是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除了真是的课堂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以外,为了按照学校的课程去上课,为了在大学里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还要去上马克思主义,还要去参加学校硬性要求的班级活动,团委、学生会活动,经常还被拉去充人数......除了浪费时间,似乎收获并不多。退一步说,就算有些活动是好的,但是也不一定是所有人都需要。
    时间那么宝贵,更加应该用来探索自己,学会自我管理,更应该多花点时间跟这个世界待在一起,融入社会,感受社会的变化。而不是待在校园里,消磨大学的时光。

    曾经有一段全职在家复习考研的经历。复习了半年多,除了自己不想考,想要出来工作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复习到最后,已经对学校的教育不再信任了。回学校意味着自己要花时间去“应付”团委学生会“的活动,去应付”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去做很多自己可能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自由度可能会收到限制。至今为止,我还是认为没有读研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现在也庆幸自己没有读研究生。虽然现在事业上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得以好好接触了社会,并且很幸运在这个不断坚持了解教育,坚持不断看书,学会开拓自己的社交圈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了解了自己,学会了一些自我管理,自我探索的方式和方法。

    其实,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网络教育如火如荼,很多学习资源都可以直接在网上学习到,只要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并且有监督者,有伙伴,完全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课程,而且,导师比学校更具有实战经验。
    有一份收入和工作,同时还可以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去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拓宽自己的生命的可能性,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更加幸福快乐的吗?
    反正我是非常享受有自己的自由时间,然后可以展开自己的学习的感觉。

    5、《一百年前的人才制造机器》中谈到:
    为什么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金钱以及心血后,我们很可能只是把孩子打造成了一个不合适的人。
    但在2013年TED大会上,我听到了另外一种解释,而这种解释,在我看来,正可以说明为什么“年轻人失业问题”会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物理学教授Sugata Mitra在TED主题大会上演讲时候,提到了“如今学校的教育形式源自哪里?”“它起源于大约300年前,起源于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帝国(大英帝国)”
    然后解释了学校是为什么会出现的,是如何出现的。。。。。。。
    2015年,美国高校协会做了一项调查,说明了雇主究竟对毕业生的哪些方面不满意:超过60%的雇主抱怨毕业生不知如何与团队中的其他人进行合作(尤其是团队中有不同背景的同事时);他们也抱怨毕业生不知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当然,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思辨能力,也是他们所不满意的。
    但大学和教育者本身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
    如果放到这样的图景中去思考,我们会发现,尽管我们重视教育,但我们是将孩子们放入了百年前的人才制造机器中。而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金钱以及心血之后,很可能只是把孩子打造成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感想: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想做教育,但是却一直坚持不去做老师的原因。因为我觉得现在这个教育制度中的老师,就是因为现在的教育制度还是制造不合时宜的人才机器。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教育。

    6、《找到蹊径的小孩》中谈到:
    Sugata Mitra教授说,学习应该是自我组织的事情,而成人或教育制度,要做的是应该给这些年轻人一个“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现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技术,正能够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他在1990年代开始思考自学在孩子学习中的意义。
    1999年,他在自己卫浴印度新德里实验室大楼外墙的墙洞里放了一台连接着互联网的电脑--那面墙正对着贫民窟,破败不堪。那些从未见过电脑的穷孩子们蜂拥而至,在得到可以触摸电脑的许可后,他们很快学会了如何上网。他们设置教会了Mitra如何将word文档中的字体变成彩色。
    2006年他来到南印度一个讲泰米尔语的偏僻村落,并将电脑留在了那里。跟之前不同,里面装了很多关于基因的英文论文。当他回来时,其中有一个12岁的女孩举手,说,除了知道错误复制的DNA分子会导致遗传疾病之外,我们什么都没弄明白。
    这个结果让他很激动。
    。。。。。。
    所有这些实验证明了两点:首先,学习没有一定之规,也许当新技术涌现时,孩子们利用这些技术能学得更好。其次,Google和维基百科这样的工具事实上提供了知识民主化,并未更多孩子提供了接触新知识并进行学习的机会。*

    感想:
    ”学习应该是自我组织的事情,而成人或教育制度,要做的是应该给这些年轻人一个“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
    对于这句话是深深的认同。
    我在思考的是,如何在社会中搭建那么一个平台,让这个设想成为现实。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已经足够人们去获取学习。现在需要的可能更多是线下给共同学习的伙伴提供认识的平台,线下接触一起学习的机会,还有就是开拓实践的渠道和创造应用的可能性。让他们学习到的东西在真正成为他们的职业或者技能之前,有一个可以尝试实践的过程。
    这个平台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反馈者、组织者、监督者的角色。

    7、《一万种新的大学》中谈到:
    教育一直以来的困境在于,要实现理想的高质量教育,成本必然会增加,而能够获得这样教育的孩子一定只是少数,MOOC可以让教育跳出这个困境。

    8、《大学的应有之义呢》中谈到:
    但对于Enstitute和欧林学院,我依然会有些顾虑,因为它的实用主义色彩过于浓厚。
    回想我的大学生活,无所事事而惫懒,学到的大多数东西都没能直接用在日后的工作中,但我却涉猎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学习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我用了很多时间去旁听社会学的课程,也会喝来自哲学系的学长讨论,似懂非懂地听过物理系的学生和我讲相对论和不确定性原理......这些无用担忧去的知识影响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而我觉得这是大学精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当我和一个叫做Ben Nelson的人聊天时,他也说,传授职业技能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更为重要。传统大学的问题在于,很多校长们会将这些特质挂在嘴上,但如何保证能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他们就答不上来了。
    Nelson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一直在构思大学改革的人,他于1993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本科生,并在那段时间里修了历史学家Iran Harkavey 和Lee Benson关于大学变迁史的课,以及这些理念是如何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改变的。最后,他论文的主题是《丙烯法尼亚大学应该如何做出变革》.

    但他毕业后的职业一直和教育无关在他毕业两年后成为Snapfish(一家提供在线照片打印公司)管理金融的副总裁;在惠普收购Snapfish后,又一直担任Snapfish的董事长;
    在Snapfish董事长一职之后,他又开始重新思考教育。......
    从2010年9月开始,Nelson花了16个月的时间进行构思。他和学生、学生家长、大学教授,甚至是其他行业的人交流,期望能找到一种方式,保证可以将那些最重要的能力传授给学生。他将这个项目称为“Minerva Project。

    “事实上,学界已经有那么多研究,告诉我们人类该如何更有效的学习,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系统却没有把这些研究用起来” Nelson解释他邀请Kosslyn作为合作伙伴的原因时说。

    感想:
    为什么我关注教育,却一直没有做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自己虽然意识到目前教育的弊端,但毕竟自己也是这个机器生产出来的不合时宜的人之一,至少说现在目前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都还欠缺。我需要补充的是更多的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理解所谓的教育,以及教育的目的。我才能从中窥见,未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模样的。

    9、但即使这样,我也能看到什么样的孩子在“Minerva Project“中获益最多。那些已经有足够知识储备,知道如何快速学习,有着开放心态和思维模式的孩子。

    只要看看第一年的四门基石课程学些什么就好了。在其中三门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复杂系统分析,培养学生对核心理念的理解能力并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第四门多形态沟通课,则培养学生的学习、演讲等表达能力。

    感想:
    其实表达能力还包括绘画、摄影、文字、舞蹈等多种表达方式。这些都是我们与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方式。只是这些表达方式相差甚远。可以说,任何艺术的本质,都是自我的表达和演绎。

    10、*《从懵懂小童到优秀成年人的神秘过程》中列举了很多研究结果和例子,结论是:
    以上这么多的研究,在意味着什么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想孩子灌输知识,将大量的知识点塞进孩子的记忆,没那么重要。
    *其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句话果真没错。而我们这些父母却也是最业余的老师,从来没有受过培训,还市场被不知道哪里流传来的育儿理论所左右。
    即使进入了学校,面对受过培训的来势,我们的孩子依然看起来处在一个碰运气的环境中:由于传授课本知识才是传统教育中老师的工作,衡量指标也是英十分熟,因此是否能给孩子带来自信,或激起孩子的兴趣,或者能否传授思维方式,都随着老师个体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果恰好碰到这样的老师,那实在是运气好。

    感想:
    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父母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自己深有感触的一环。从自己小时候,对于如何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困惑开始,到作为一个乖乖小孩的想法与父母想法发生了强烈的冲击,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冲突,怎么去解决这个冲突。
    家庭教育也是目前教育环节中非常缺乏的。

    11、《从学前班开始的创新》中提到:
    (Rocketship Los Suenos Academy 贫困社区小学,Rockrt Network 为这家小学提供运营和创新技术 )
    那些玩游戏的小孩,其实是爱通过电脑软件学习知识:他们过了一关,就表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那些没过关的小孩,会得到更多学习和重读练习的机会,知道他们掌握过关为止。在某些知识的学习上,例如小学低年级数学,这种方式的确更好,因为只是本身犹如垒砖,循序渐进,只有掌握了前面的知识,才有可能掌握接下来的那些。当然,这些知识本身也容易拆分成一个个小知识点,并制作成有趣的小游戏。
    这使得老师有机会对一群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因材施教。

    这些软件先将老师从重复的讲课中释放出来,然后,老师一方面可以让那些已经掌握知识的孩子进行讨论或动手做项目,来加深对知识带你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时间去单独辅导那两三个怎么也无法过关的小孩。

    感想:
    那些技能性,垒砖性的已经固定了的知识,就应该采用软件、视频、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老师从这些固定知识的传授中解放出来。

    12、《从学前班开始的创新》中提到,
    (AltSchool ,由Google辞职出来的连续创业者Max Ventilla 创办。他创办这所学校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让学生获得符合自己的个性和需求的教育。)
    他的工程师团队将学生从学前班到8年级(相当于学前班到初中)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小部分,以形成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也参考了一系列现有教育标准或教育机构的建议,例如美国共同核心教育标准(Common Core),全国数学教师协会标准(NCTM),下一代科学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 ),以及CASEL机构在社交情感学习方面的建议。
    这些数据成为学生学习进度的依据。在AltSchool 正式开学之前,老师会喝学生聊天,以期给出这个孩子详细的学习档案(Learner Portrait ),其中包括这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强项和弱项等等,并且输入软件中。
    在软件的帮助下,老师能根绝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分别制定每个人全年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能最终可以被细化为周更新的学习清单(Playlist)。学生每天在这些清单上挑选项目来完成,而这些清单的完成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一项项的学习目标。

    感想:
    其实教育是一个长线的,可能投入回报率并不会特别高的一个行业,而且需要做这件事的人,前期拥有很多的资源。比方说这位Max Ventilla,他的核心能力可能是编程、管理,他拥有的资源是谷歌的开发和团队资源。假设他一开始做的就是教育,那么他根本无法积累这些优势,更加谈不上后面可以做Altschool。
    所以我对做教育的想法是这样的:就是需要在另外一个领域获得成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优势和能力。这个优势和能力非常强,以至于可以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13、教育神经科学倡导者,David A. Dousa 认为应该有这样一个交叉学科存在,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科学。
    心理学:对于认知和行为的研究(心智)
    教育方法:对于教学艺术和科学的研究(教育)
    神经科学:对于大脑发展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已有类似常识。1967年,哲学家Nelson Goodman 在这里建立了Zero Project ,正是因为他认为教学本身应当被作为一个认知行为来研究,而研究成果应该被运用到教学中去。
    很多老师从这个项目中获得了许多指导。例如,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试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ll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