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文讲: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别人问你是谁,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如果只是回答我或者是我啊,这样的回答是难以辨别清楚的。
这句话是“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的后半句,而“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在上文中介绍过是指去别人家拜访时,已经进入了别人的家中,所以很显然问是谁的这个人与我之间是不熟悉的,因为如果是很熟悉的人,听到我的声音就已经能分辨出我是谁了。
比如,我去最要好的同学家找他,在大门口问他在不在家时,他如果听到了我的声音,是不会问我:你是谁呀?因为他已经知道我来了。
反之,如果别人听到了我的声音,依然问:是谁呀?那么说明他没有分辨出我是谁,也说明我们之间并不熟悉,所以当别人问我:你是谁的时候,我需要回答我的名字以及我与他相关的内容。
另外“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也是指在课堂以及诉讼的公堂的对话,在这两场合下如果别人问我是谁,我则需要报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将自己介绍给大家。并且在这些场合回答自己名字比直接回答我,在语气和语义上也更显得平和,也表达对问者的尊重。
比如在古代,我第一天去私塾上学,教书先生问我,“一思读书”是谁呀?我回答:“我”与我回答:“先生,我是一思读书”的语气和寓意是很不相同的,回答一个“我”,语气比较自大,而回答“先生,我是意思读书”语气则显得尊重老师的问题。
再比如在法院的法庭上,我可能是被告,也可能是原告,也可能证人,在进入法庭后开始发言前,法庭需要每个发言的人确认身份,在我确认身份时需要把名字报出来,比如“我是原告的证人一思读书”就比“我是原告方证人”更容易让法庭辨别。
所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是一种一人交流的重要规则。
在这句话当中,两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既“吾与我”是同一个意思,但有什么区别呢?
很多人解释说,“吾”是文言文中的用法,“我”是现代文当中的用法,其实不然。 “我”字出现的时间与“吾”字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比如《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话当中“我”和“吾”都出现了,所以“吾”是文言文中的用法,“我”是现代文当中的用法是不正确的。
在《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我:施身自谓也;吾:我自称也;也就是说“我”可以解释为“自己、自身、本身”,而“吾”没有这层的。 宋代赵悳dé《四书笺义》说: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曰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意思是说对自己讲时用“吾”,对别人讲就用“我”。
在《道德经》中关于“吾”和“我”用法和字意的区别就更明显,四十九章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说,圣人没有成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善者我善待他,不善者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守信者,我信他,不守信者,我也信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第二十章中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意思是说,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两段话中“吾”与“我”在字意上是不同的,也不是一个概念,老子把个人分成“吾” 和“我”,“吾”指代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而“我”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炼的成果。
再来理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可以看到充满自信的文人,在《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可以想见一位低头沉思,反省自己的贤士形象。
所以古人在说“我”时想必是大声吼出来的,而说“吾”时大概是小声吐出来的,从这两个字的发音上,也能看出这种迹象。 所以“我”和“吾”在古汉语中虽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但在语法和语气、语义以及使用习惯上,都有一定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