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好声音(2)
继续整理昨天李主任给我们讲的题目为《新时代,新师德,新征程》的讲座。
《新时代中小学职业行为的十项准则》,是2018年11月8日印发实施的。不要老是告诉孩子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孩子们课上喜欢说话,尤其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更是愿意同大家分享一下,他们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说。造成乱哄哄的现象。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说“不要说话了”,应该告诉孩子们一个一个来,或者课下再讨论。
2寓师德于教学工作中。师德像什么呢?李主任说的非常好,她说师德像盐,人人离不开它,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多了变成说教,少了会缺失。要像盐融化在汤里,无痕。要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敬业,表现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需要遵循教育学规律。
3身边榜样的力量,李俊芳,教育部领航工程专家名师;张改强,省级名师;杨存丽,普通的老师,每天五点在群里分享故事,扎扎实实做的新教育。他们走的比我们远,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有信仰,有目标。
当你参加工作第一天,是不是也曾经希望以后要怎么样,要干出一番作为。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具备这个潜质,缺少的是行动,向目标努力的韧劲。从自身做起,提高认识。
李主任又带领我们读了巴尔蒙特的,“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了这世上”,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原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面对面签订了合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忘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我们忙忙碌碌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所有你内心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的一种追求。
又读了汪国真的“山高路远”,
山高路远》
作者: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高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高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李主任说只要有心中有信念,心中有目标,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光有激情是不够的,也要有恰当的方法。
二,遵循规律。
大自然的四季变化,阴晴圆缺,我们的生活要遵循自然规律。
我们作为老师,要像医生一样当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一切。不了解怎么对症下药,怎么正确实施教育?
所以要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
婴儿前期,回应与陪伴。
儿童期,自主与规则。
学龄前期,好奇与兴趣。
学龄期,试错与认可。
青少年期,尊重与信任。
要了解教育的规律,和一些原则。王主任现在正在和大家共读《零到八岁》,从中可以找到遇到的问题的解决的方法。
很可惜,我没有跟着王主任共读。落下了好远好远。
李主任给我们推荐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要想博得孩子们的喜欢,一,自己先变成孩子。二,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教学上一是不越位,二是要到位。三,时刻以身示范,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上行下效。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言行是个标杆。
还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上幼儿园,那天说了一个字“滚”,这个字家人没有提过,那么这个字可能就是从老师那儿学的,也许老师的一个无心之言,带给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孩子们记老师的话特别准。
三,扎实学识。自己要一桶水,其实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要有学习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李主任给我们读了她改后的窦桂梅写给学生的一段话,令人深思。
李主任给我们推荐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教育的十字路口》,《一个老师到底能走多远?》(朱良才)。
一个人不读书,应该产生一种负罪感,堕落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作为一个教书的人,你还不读书 怎么能让学生读?
爱上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自己。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味,还有气质。
李主任给我们介绍了朱良才老师,一个老师到底能走多远?从朱老师身上,从他的成长过程,我们看到,如果你愿意,会走得非常远的。
不在抱怨、消沉中惶惶度日,不在等待中彷徨。一个人下定决心决定改变,那么什么时间起步都不算晚。一个人下定决心做成一些事情,什么都会为其让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