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见各种道德绑架场景,你是否也曾满身疲惫时被要求让座?你是否被“熊孩子”激怒却被要求不应计较?你是否遭遇过“穷亲戚”白吃白拿?
我曾经亲生经历过:有一次上了火车我就开始找座位,找到座位发现位置被一老人坐着,“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我微笑着对着老人说着,还把票给人家看,没想到他语气生硬地说“你,去别的位置坐。”“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请您坐回您的位置!”我重新说了一下,老人又说“旁边那么多位置你自己不会找地方坐啊。”他这么一说,我呆住了,心里想这是什么态度?占位置还有理由了,刷卡的可以随便坐?这是讲冷笑话的节奏吗?这时前排位置看着像两夫妻的人说了一句“不就一个座位,人家都60多岁了!”嘿~不说这句话还好,这么一说,我倒成了欺负的主一样!好家伙,这明摆着又一道德绑呀!
就事论事:理性分析公共交通工具让座。一般而言,既然是公共交通工具,那么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在投币或持相关证件上车后,理应合法享受乘坐权利。不给让座有时确实有当事人的个人隐情,多份理解,心平气和交流就能解决的事情,本让座就是一件自愿的、发自内心意愿的个人道德行为,换言之让座是高尚的美德,我们无法用一种符合高尚的美德的行为来要求所有人都遵循,不让座也不该用高道德标准来谴责他。
对老年人而言,让座并不是其他年龄阶层的本份事,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也应征得对方同意,绝对不可以强求,倚老卖老,这样子也就变成了强抢霸座,其实这才是与社会公德相违背。
其实这些年我看到的被道德绑架的事情很多:
一件印象比较深的是:92岁的英国老太太奥利芙·库克做了一辈子慈善,却因不堪慈善机构无休止的索取,以及对人性的失望,选择了自杀。多年来,库克向多达27家慈善团体捐款。2013年年底,她因病做了手术,虽手术成功,但身体状况变差,且陷入财务困境,今年初停止捐款。但是,要求捐助的信件和电话有增无减。她的孙子凯文说:“他们对她纠缠不休,把她当成摇钱树。”
还有一件事情:11月18日,2018苏州太湖马拉松在细雨中鸣枪开跑。精彩激烈的女子组比赛在最后时刻却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中国选手何引丽在冲刺过程中,有志愿者递上国旗,打乱她的节奏,导致其被非洲选手拉开距离,遗憾获得亚军。同时由于其振臂动作,国旗最后遗落在赛道上。19日中午,赛事承办方回应:这是志愿者个人行为,原则上不允许其他人进入赛道,但也不应追究某个人的责任。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赛后,一位自媒体博主在社交网络公开质疑何引丽的这种行为:“成绩比国旗更重要?”弄得最后运动员没有办法,通过媒体出面澄清此事,不是故意扔掉的。
这个里面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点,志愿者将国旗给运动员,运动员接不好,不界也不好。最后运动员被迫接收,但丢掉了冠军。
另外一点:后调查,这位自媒体博主与何引丽是同行。既然同样身处跑步圈,其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和难处应该并不陌生,况且运动员已经很失意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博主还要用上纲上线的方式方法指责何引丽,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内心的用意。 是不是有道德绑架之意。
面队这些被歪曲的而又抢占了所谓道德制高点的人和事,我们该如何,相信随着媒体的宣传,人们思想的变化,社会正面的宣传与引导,更主要是自己的立场判别,我还真希望这些道德绑架的事情越来越少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