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附点评)
“此时,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机翻涌。我听见,出发的声音。”
我们出发——为了不曾改变的信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南湖航船上整齐的低语,还在耳畔回响。13人的庄严宣誓,开启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篇章。从此,中国人民拨开云雾,找到了充满光明的道路。中国从此焕然一新。
我们出发——为了绝不后退的誓言:“誓死保卫祖国!”
5.52万公里的边境线上,有人在炙热的阳光下负重巡查,也有人在皑皑的雪山上忍受着凛冽的寒风,时刻警戒着四周,还要关注不知何时就会倒下的战友。他们用血肉之躯,构筑了一座座钢铁长城。
我们出发——为了追逐梦想的渴望。
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中华民族用事实证明了中国永远是一个伟大、坚强的国家。
还有——
“看到没有,你活过来了!”——突发疫情,那群身着白衣的人在与死神搏斗。
“怎样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2021年全国脱贫,中国共产党把尊重人权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亲身证明了中国人民平等团结的信念。
“所向披靡!因为我们是冠军!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奥运赛场上,多少奥运健儿嘶吼着、咬着牙超越自己的极限,只为最后满场回响着人民的骄傲之歌。
……
“把每一场胜利的终点,作为新征程的起点。从春天出发,带着穿越寒冬获得的力量;从平凡出发,我们终会铸就新的伟大。”
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
孩子,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一定要认真读材料,从材料中读出你作文的“意”——即你文章要表现的主旨、中心。这则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应该是“出发”,所以应该好好理解“出发”的意思。“出发”是启程、是行动、是奋斗、是不折不挠、是踏破荆棘……,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出发;为了梦想而奋斗,出发;平凡的生命也能绽放光彩,出发;从终点出发,抵达另一个终点,从平凡出发创造出伟大!可以写的太多了……
你的题目《中国,再出发》,题目很大,内容也很大。条理清楚,典型的“三”的思维——为信仰、为誓言(这两者有重合的地方)为梦想(强国梦)。写得非常不错!但又感觉缺点什么?你觉得是缺少什么?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尽管文章很好,却很难打动读者。文章缺少你自己的独特的东西,或者说缺少作者的“灵魂在场”。
再补充一下题目为《中国,再出发》,写文的时候一定要特别体现“再”这个字。你看你的文章很好的体现“再”了吗?写考场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审题,每一个都反复琢磨,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只要这样写出文章才不会偏题、跑题。才能写对——这是基础。
建议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的生活。抓住细节,以小见大。要具体,要聚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