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银河帝国:基地》七部曲是阿西莫夫的伟大科幻作品。作者自己也没想到从1941年开始,陆陆续续写出了七部作品的“基地”系列。故事内容与“银河帝国”“机器人”两个系列交相辉映,构成二十世纪科幻的基石。科幻作品中经常提到的星际穿越、太空殖民、人工智能都是那个时代随着太空竞赛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走近每个人的科幻世界中。
开始看“基地”系列是带着一种敬仰的心态来对待这部大部头的。初期看起来比较吃力,但随着基地与帝国、基地与突变、基地与第二基地的冲突,就一步一步地拉入了“心理史学”的大坑而一发不可收拾。系列的最后两部有些冗长,但是这应该是阿西莫夫思想的转变与对未来的思考。
“基地”七部曲分三大部分,前三部著于50年代前,讲述人类在谢顿的“心理史学”指导下在向新帝国迈进。中间两部著于90年代,是讲述“心理史学”与“基地”的诞生历程,情节跌宕、翻转起伏。后两部著于80年代,是作者对“心理史学”最终发展结果的思考,格外的纠结与意外。
二、
“心理史学”在一个称为“基地”的星球上开始了实践与发展。正常情况下,旧帝国的衰亡需要500年,新帝国崛起需要上万年。“心理史学”知道一群科学家希望能将黑暗时代缩短到千年内。
一般来说,旧时代结束到新时代崛起,总会出现文明的断层。作者将罗马帝国的兴亡史中人类规律,映射到小说中想象的未来人类对银行殖民的兴亡历程上。作者想象的“心理史学”,如今看来更像是对人类发展史的大数据分析。即不对未来提出预测,而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概率分析,通过抽取历史数据特征,建立起社会发展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免会出现偏差。常规的“谢顿危机”依靠基地人自身的努力可以化解;而精神突变的“骡”只能靠“第二基地”来纠偏。隐藏在“群星尽头”的“第二基地”也许是作者倾向的人类最佳形态。作者对物质/科技力量、精神控制两个方向还是有自己的选择。
三、
一般来说谢顿是“心理史学”,基地以及后期基地联邦的缔造者,《银河百科全书》也是这么记录的。作者在系列的第四部和第五部主要讲述了“心理史学”与基地的诞生。
谢顿还是青年数学家的时候,一不小心公布了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引起了各方力量对他的争夺。逃亡、躲避,还有继续研究“心理史学”,并通过当时的地位分别建立起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到最后,第二基地终于暴露出来,但是阿西莫夫缺没写完。
但四五部是整个系列中最好看的两部,不剧透。
四、
系列的最后两部与之前完全不同,文章既没有了《银河百科全书》做开头,内容上也准备要和“心理史学”切割了。阿西莫夫似乎找到了人类发展的新思路。
后两部的主角鬼使神差的非要寻找地球,而大Boss就在地球旁边。大Boss操控人类已久,没准谢顿的“心理史学”就是他激发出来的。但大Boss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人类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银河主义精神!
然而,还没完!文中最后“以深不可测的眼神望着他”,他“并未低头迎向那对深沉的目光”。似乎预示着还有敌人潜伏在我们之间,银河帝国文明的恢复任重道远。
五、
看完“基地”七部曲,阿西莫夫直接封神,雨果奖与星云奖的终生成就大师奖当之无愧。
有人不免将刘慈欣和阿西莫夫两位大神相比较。两位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宇宙观,并且在不同框架背景之下展示出独到的想法。这里只想说,阿西莫夫更多的人道主义观重重的写到了第六部和第七部中。他为“机器人三原则”添加了第0原则,将机器人对人的原则扩展到对人类的原则,并站在机器人的角度不停的思考如何才是更有利于全人类发展的事情或模式。
小彩蛋,“夫铭”就是“人民”。
“群星的尽头”竟然不是地球,一直猜错。原来地球留给了大Boss,守护人类两万年。
最后引用一个豆瓣短评——阿西莫夫用7本书将人类指向了一个庄子迷梦般的未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银河在上!阿西莫夫在上!
over
网友评论